截止2021年,新加坡總共有大概139萬套房屋,其中組屋占比78.3%(110萬套),公寓占比16.5%(23萬套)和別墅占比4.9%(6萬套)。
1、組屋HDB
HDB(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是新加坡建屋局的簡稱。組屋是新加坡建屋局(成立於1960年)提供的「經濟適用房」的俗稱,建屋局推行的組屋制度實現了李光耀「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由於政府總是一組一組的建造,所以被稱為「組屋」。價格遠低於商品房。目前,超過80%的新加坡人都住在HDB建造的組屋裡。
圖片來源:網絡
一般組屋區周圍會有配套的社區診所、超市、食閣和運動場所。不過,組屋不是任何人都能購買的,只有新加坡公民或者永久居民,並且組成家庭才能購買組屋。
2、公寓
公寓是由開發商直接開發建造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商品房」。公寓價格會比組屋高很多。根據面積公寓分為兩類:小區不到4000平方米的被稱為「Apartment」,而超過4000平方米的項目是「Condominium」。不同於組屋嚴格的身份控制,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新加坡的私人公寓。
圖片來源:網絡
新加坡的公寓都是精裝房,交房時牆壁地板、水電系統已鋪好,櫥櫃和廚房灶台是嵌入式裝修,必要的家電空調和冰箱也都包含在內。如有損壞,在1年保修期內都可以找開發商維修。小區有圍牆和保安亭,安保級別高。
公寓小區內一般有住戶免費可用的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和綠化娛樂區,有的設施齊全的小區甚至還會有籃球場和KTV等額外的娛樂設施。
而且,公寓一般會贈送免費車位,沒有公攤面積。即便是外國人購買新加坡公寓也可以申請貸款,並且即使身在海外也可以完成購買程序。
3、有地住宅
有地住宅就是大家俗稱的「別墅」。有地住宅與組屋、公寓的最大區別在於戶主擁有整塊土地的所有權,而組屋業主是向政府租用土地,公寓業主則只是擁有小區土地的一小部分。只有公民和PR才能購買有地住宅,外國人則只能購買聖淘沙區域的有地住宅,並且購買時要向新加坡土地局(Singapore Land Authority)申請,政府根據情況審批。
圖片來源:網絡
政府對於住宅的主屋面積和形式都有要求,根據占地面積,有地住宅可以分為以下4種: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GCB(優質別墅洋房)房產類型的國家,也因此一直是世界名流的首選資產。
來源:獅城新聞 www.shichen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