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各種「長期冠病」症狀流傳開來,有者說會開始出現失眠、氣喘、關節疼痛等,也有專家稱會危及肺部及心臟,造成這些器官的功能受損。
比較讓人「頭皮發癢」的「陽康」後遺症,就是局部脫髮,而且受影響的多數是年輕人。
「陽過」女網紅頭部禿頂 數百名網民經歷相同 去年3月,獅城網紅陳淑芬(Nina Tan)在Instagram發貼文,訴說自己正面對嚴重的脫髮問題。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Nina Tan (@ninatsf)
她寫道,她想在網上記錄自己禿頭的經歷,而從她上載的照片和視頻中,確實可看到不少光禿部位。
「給大家看看我頭上的三個光禿部位,每當有冷風吹過時,我都感覺渾身不自在。」
她也在文中透露,禿頭的現象不僅讓她意識到必須看醫生,還讓她出現焦慮症狀,得服藥抑制。
貼文出街後引起熱議,不但有超過6000名網民按贊,陳淑芬也透露,自己收到了數百人的私訊,分享他們也面對相同的問題。
在閱讀了一些網民的留言後,她意識到,自己的禿頭現象並不如表面上那麼簡單,估計多半是「陽康」型脫髮。
她受訪時告訴《海峽時報》:
「很多人私訊我說,他們確診後就開始脫髮。恰巧我也是確診康復後的幾周,開始發現頭髮漸漸脫落。」
通常確診四周內開始脫髮
去年,一項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的研究顯示,在接受調查的806名受訪者中,超過半數(52.7%)在確診冠病後,出現脫髮的情況。
近期由醫學期刊《自然—醫學》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也在分析了英國240萬人的電子健康記錄後發現,脫髮是60多種與「長期冠病」相關的後遺症之一。
也有報告指出,病患在確診後,脫髮的頻率可能比一般情況下要快一些。
誠然,脫髮可能會因許多因素所致,壓力就是其中之一。
猶他大學一名皮膚科醫生及脫髮專家指出,一般人平均每天會有100至150根頭髮掉落。
不過,當一個人精神承受了莫大的壓力或身體經歷較大的衝擊,如開刀動手術、生完孩子,甚至是冠病呈陽後,體內都可能會提早將正常數量的初期增長毛髮,轉為休止生長的狀態。醫學上成為「休止期脫髮」(Telogen Effluvium)。
「在出現脫髮的『陽康』病人中,有多達40%的人在脫髮的同時也伴有頭皮發炎和痛感異常,醫學上稱為慢性頭皮疼痛(Trichodynia)。這在休止期脫髮患者當中並不常見。」
新加坡一些護髮中心業者也有留意到,疫情暴發後他們迎來了更多顧客的問診。
綜合這些業者的觀察,不只每周會有多起冠病相關的脫髮病例,整體而言中心接診的脫髮病患也上升兩到三倍。
醫生:別誤信讓頭髮重生的偏方! 短時間內開始出現禿頭的現象,對大多數人來說肯定難以接受,所面對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這些病患關注的是:頭髮何時會重新生長,無需再遮遮掩掩地出門?
周醫生提醒公眾,不要隨意採用偏方,以為能儘快讓毛髮重新生長。
他舉例說,一些確診病患脫髮後,就上網搜尋偏方,如在頭部塗抹薑片、或使用咖啡因、椰油,甚至蛋白髮膜等,但這些都沒有醫學根據,未經證實管用。
即便如此,還是有辦法減緩脫髮的嚴重性。
「如有抽菸的習慣,就可暫停一段時間,因為香菸煙霧的物質會使脫髮的情況惡化。另外,改善飲食習慣,如多攝取鐵質、蛋白質,或新鮮水果,也是有幫助的。如果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可考慮服用補充劑。」
專家也提醒,如果脫髮持續超過三個月,病患應趕緊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