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社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周六報導,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表示,分院選址西玉河村,因那裡曾是清代的窯址,更是紫禁城磚、瓦、琉璃等構件的原材料生產地,並與海淀區的三山五園相輝映。
故宮北院占地11.56公頃,總建築面積10萬2000平方公尺。整體建築南面臨水、北面疊山,金頂建築形成一條軸線,作為整個建築體的中樞,輔以紅牆黃瓦的故宮元素。
故宮北院區擬建成文物展示中心、文物修復中心、文物展廳、文物周轉庫房以及宮廷園藝中心,並設立國際文物修復平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室。
都海江表示,過去很多文物因展環境與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無法在故宮亮相,必須闢建現代的博物館,展示收藏的逾180萬件文物。
他說,北京故宮的建築本身就是文物,而宮殿不同於博物館,很多空間並不適合作為展廳,以至於相當多的文物難以呈現在民眾眼前。
都海江指出,目前北京故宮已開放總體面積的75%,而故宮北院落成後,可騰出故宮內被辦公和文物儲存占用的古建空間。新博物館建成後,規劃12個展廳,展廳面積約3萬5000平方公尺。
他說,很多文物對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要求較高,需要防蟲、防蛀、防氧化,甚至需要放置在特殊氣體內,新建的故宮北院也可提供更好的保存環境。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