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黃和棟】同理心,我們有嗎?

2023-02-03

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同情特需人士,當然也不該說風涼話,但我們絕對可以做到理解和包容。

同理心,即設身處地之心,英文俗語「put your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當你硬穿上別人尺寸不對的鞋子,才知道有多痛苦,生動表達了缺乏同理心對別人造成的不便和難堪,尤其是特需人士。

日前,本地殘疾女泳將孫錦雯帶著導盲犬出席燭光演奏會,就遇上了沒有同理心的對待。

演奏會保安將孫錦雯的導盲犬當寵物,拒絕讓她們進入會場,即便狗兒穿著顯眼背心,清楚寫明是導盲犬。孫錦雯也透過自己發布的視頻宣稱,此類「誤會」原來發生次數不少。

 

本地殘疾女泳將孫錦雯帶著導盲犬出席燭光演奏會(Candlelight concert)。

更遺憾的是,視頻中另一把相信也是來自保安的聲音問道:「你是來看錶演的?你怎麼看,你看不見對嗎?」如此白目加無禮的問話,已超越了有沒有同理心的討論範疇,更難相信是出自一名「身心健全」、受過基本教育的保安人員。

(題外話:本地不少保安人員素質確實有待提高,我曾多次在不同地點與保安有過不愉快的接觸,無禮和蠻橫幾乎是他們的必備基本款,尤其當他們對狀況處理不當時,好心向他們提出反饋或建議,卻很常收到老羞成怒的答覆:「我不需要你來教我怎麼做事」)

其實,燭光演奏會主打的就是一場音樂饗宴,孫錦雯出席根本完全沒問題。君不見梁文福作詞、張學友演唱的歌曲《她來聽我的演唱會》用的就是「聽演唱會」,而不是「看演唱會」?

對特需狀況的基本認知 年前有父親帶著特需兒子到接種中心打疫苗,被工作人員要求在場外等候,理由是官方「規定」12歲以上孩童可不在父母陪同下進行接種,當父親告知孩子是自閉症患者,對方反應是一臉茫然,似乎這輩子從未聽過這個詞語。

另一名工作人員來了解情況後,准許父親陪同兒子入場施打疫苗,在全程陪伴下,依然不時有其他工作人員前來請父親到外頭等候,父親不厭其煩解釋,得到的反應多為「好吧,隨你」的那種懶得繼續爭辯,而不是真心理解。

身為接種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須面對形形色色百姓,不要求格外關懷,但是不是應該具備對特需狀況最基本的認知和理解?

特需人士也能自力更生 月前有男子在快餐店,目睹一名資深員工對著疑為特需者的較年輕員工大聲吆喝、罵不停口,新聞上網後引起不同議論。

有人說親身經歷過與特需人士共事,感覺會吐血;也有人建議讓特需人士去做無須「用腦」的工作,可以避免衝突,讓大家都好過。

看了這些留言,只想說,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還真多,而且可以確定的是,他們肯定沒有特需家人,也沒有真心去理解過特需人士。

 

特需者也可以自食其力。(圖:Pexels/Pixabay)

你知道特需人士工作有多難?他們願意出社會做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而不是在家當啃老族,不已經很值得鼓勵了嗎?

該名被罵的員工並非在快餐店前台服務,也不在廚房處理食物,他的工作範圍應該就是收盤子打掃店內環境,請問還要怎樣「無腦」?你以為他們找工很容易?別說得自己像能隨便委派工作的職場大神好嗎?

(本地有一些企業很願意聘請特需人士,比如某某快餐店和某某以雪糕聞名的餐飲店,這點要給贊。)

做到理解與包容 特需人士的狀況是天生的,無法預知、無法解除,打從特需狀況確定之後,他們及他們的家人的人生,就是一場艱苦無比、不足為外人道的長期奮戰。

帶大一個特需孩子,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心血。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同情特需人士,當然也不該說風涼話,但我們絕對可以做到理解和包容。

所以才說,同理心很重要,問題只在於:我們有嗎?

 

請點擊《城市呼吸》系列報道,閱讀更多文章。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細節公布!NUS中國留學生自導自演綁架案最新進展
  • 新航集團在2024/25財政年凈利和收入雙雙改寫新高
  • 偷記銀行密碼盜逾3萬 僱主給改過機會 女傭突然鬧失蹤
  • 以軍:空襲卡薩地帶致250人死亡
  • 合照風波:王乙康徐芳達重申立場 黃志明則指不採進一步行動
  •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走入鄰里社區 勿洛市鎮廣場打造藝術盛宴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裕廊再傳垃圾車起火事故 組屋樓下猛烈燃燒冒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