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地方政府發展部長倪可敏向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提出4項建議,包括要求中國在霹靂州開設亞洲排名第一的清華理工大學分院及引進高科技產業,藉此推動大馬科技發展及吸引人才回流。
他指出,曾在2018年飛往中國北京會見中國教育部長,併到訪清華大學的清華園及會見了清華大學的校長,當時中國政府原則上已同意,要在馬來西亞開設清華理工大學分院。
倪可敏周五晚(2月17日)出席中國駐大馬大使歐陽玉靖與霹中總、霹華堂及各商團組織交流晚宴,致詞時說,霹靂州擁有185所華小、17所華中及9所華文獨中,是一個擁有豐厚人力資源的州屬,如果清華理工大學到霹靂州開分院,這絕對是一件國際舉目的大事,因此,他希望中國大使能助他完成當年未完成的夢想。
倪可敏表示,大使曾告訴他,大馬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辦法就是從中國引進高科技產業的龍頭企業及生產鏈,一旦成功,大馬人就不必外流到新加坡,而能夠回流。
他也說,2024年是馬中建交50周年,他希望中國能夠配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經濟框架,在霹靂州尤其是首相安華的打捫選區,設立一個大型的數碼中心,把高科技的人才帶來怡保,而霹州政府也準備好全力配合。
他指,2025年是馬來西亞旅遊年,他希望在大使英明的領導之下,配合政府大開國門歡迎中國遊客的熱情政策,能夠從中穿針引線,把500萬名中國遊客帶來大馬尤其是霹靂州。
歐陽玉靖:中國企業願到大馬投資 另一方面,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表示,中國企業願意到馬來西亞來投資,是因為中馬兩國之間有著非常良好的政治關係。
他指出,去年4月1日,大馬開放邊境後,有20、30個中國比較高級的商業考察團和代表團到大馬尋找投資機會,為大馬做了一個重點的投資方向。
他說,大馬有非常完善的技術設施、良好的法律和法制環境,同時兩國的民意基礎也非常深厚,整體的營商環境對中國企業家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2022年兩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2036億美元(約9024億令吉),第一次超過了2000億美元(約8864億令吉),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進展。」
他表示,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的數據,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投資額在去年上半年就達到了110億美元(約488億令吉),占了大馬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的55.6%,即一半以上是來自中國企業家的投資。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勢頭,我想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到馬來西亞繼續投資和經商,共同發展和繁榮,這種雙邊的貿易額也好、項目投資額也好,毫無疑問是一種互利雙贏的。」
他坦言,從大使館的角度,他們肯定會全力支持包括霹靂州在內的雙邊發展關係。
他續說,中國和大馬兩國之間有千年的友誼,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國無論是在政治層面、經貿科技及人文教育方面,都取得了超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