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岛扫毒,被捕133人包括一名幼婴母亲!大麻横行泰国街头,不得不防!

2023-02-22     月曦     35605

新加坡全岛扫毒,被捕133人包括一名幼婴母亲!大麻横行泰国街头,不得不防!中央肃毒局展开全岛扫毒行动,起获黑市价超过23万元的毒品,共逮捕133名涉毒男女,其中包括一名涉嫌吸毒的32岁母亲,当时屋内还躺着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孩。

新加坡全岛扫毒,被捕133人包括一名幼婴母亲!大麻横行泰国街头,不得不防!

肃毒人员于2月6日至17日展开两周的全岛扫毒行动,在后港、裕廊和淡滨尼等地,逮捕了113名涉毒的男女。(中央肃毒局提供)

肃毒局2月18日发文告说,肃毒人员在2月6日至17日展开两周的全岛扫毒行动,在后港、裕廊和淡滨尼等地,逮捕了113名涉毒的男女。

这次行动共起获约64克海洛因、528克冰毒、94克大麻、512克克他命、5克新化合致幻药(NPS)、670克爱他死药丸、214片他喷他多片(Tapentadol),以及三瓶疑含羟基丁酸钠(GHB)的液体,这批毒品的黑市价约为23万1600元。

2月9日,肃毒人员在三巴旺通道一个住宅单位逮捕了一名32岁女子,并起获少量的海洛因,冰毒和各种吸毒用具。当时,这名女子的两个月大婴孩也在单位内。女子自2022年开始因拥有违禁药物而接受调查,她涉嫌在怀孕期间和产后吸毒。

参与行动的肃毒局驻署警长马尔利纳朱马蒂说:“我为女子怀孕期间吸毒而难过……滥用药品会危害无辜的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破坏整个家庭的幸福。”她希望女子将来能得到必要的帮助,以更好地保护及照顾自己的孩子。

当局已把婴儿交给近亲照顾。有关调查还在进行中。

制品如雨后春笋涌现

旅游陷阱多慎防“大麻”烦

中央肃毒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起获的大麻激增24%,超过133公斤。肃毒局局长郑忠辉在记者会上说,随着其他国家让大麻的使用正常化,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毒品抱有较开放的想法,一些人甚至认为大麻毫无杀伤力。

泰国政府2022年6月进一步放宽对大麻的管制,允许种植和持有大麻,许多YouTube网红到泰国拍摄旅游影片时都介绍各式大麻制品。有关大麻制品的信息一时之间排山倒海而来,年轻人轻易能在互联网上接触到。大麻除罪化的脚步逼近新加坡,给新加坡肃毒局的反毒工作增添挑战。

新加坡政府和中央肃毒局对大麻的“零容忍”立场不变:大麻有害且会令人上瘾。

新加坡全岛扫毒,被捕133人包括一名幼婴母亲!大麻横行泰国街头,不得不防!

中央肃毒局副局长陈亮华提醒说,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海外使用毒品会触犯新加坡法律。(白艳琳摄)

肃毒局副局长(行动)陈亮华强调,大麻有害的说法并非捏造,而是有科学证据支持的。使用大麻可能导致心脏疾病、心脏骤停等,长期使用则会导致用者出现焦虑、精神病等。

一些国家已经或趋向于让药用大麻合法化或除罪化(decriminalization, 意即取消刑事处罚),而靠近新加坡的泰国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自然会对新加坡的反毒执法工作造成困难,确实令人担忧。

“首先,大麻制品变得更容易到手,但许多人不真正理解他们购买的到底是什么。第二点在于即使已经有清楚的科学证据证明大麻有害,但会有越来越多人认为使用大麻是无害的,或认为使用大麻的伤害不见得比服用其他合法药物来得严重,因此主张不应该继续把大麻列为毒品。”

除了必须切断大麻的货源,肃毒局也必须改变一些人错误的观念。陈亮华认为只要加强教育工作,就能让更多人理解相关的科学证据,让他们在海外时能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要触法及伤害自己的身体。

国际上无统一产品标准

消费者须远离大麻制品

他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把大麻除罪化,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种大麻制品,有些含有让人上瘾的成分,有些则声称只含有无害的大麻萃取物。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不同,国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的产品或能以不同面貌来贩售,消费者未必能清楚知道产品里头到底含有那些物质,因此应该远离所有大麻制品。

大麻中存在的两大自然物质为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简称THC)及大麻二酚(cannabidiol,简称CBD)。THC会令使用者感觉亢奋,而支持药用大麻的人认为CBD有止痛、抗抑郁和让人放松的功效之余,不会令人有亢奋感。

根据新加坡的滥用毒品法令(Misuse of Drugs Act),大麻和它的衍生品都被列为A级毒品。

一些人认为大麻和大麻制品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大力鼓吹把它们当成“软性药物”(soft drugs)。但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认为没有所谓的“软性药物”,它们不过是一个“中途站”,会引导瘾君子接触其他伤害性更强的毒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