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新加坡·國際學校--留學生/家長專訪專欄~
我們常說,家庭的【教育成本】里,藏著孩子的未來!這個教育成本,不僅指經濟帳,也包括 家長為孩子教育付出的時間和經歷 ,你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多少?
有位來自中國佛山的媽媽,從兒子小學起,就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做長遠規劃。為了能送兒子到 IB教育傑出的新加坡,接受原汁原味的國際教育 。他們一家開啟了一場特別的新加坡訪學之旅~
百聞不如一見
新加坡訪學之旅開啟
很早就聽聞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高,但始終覺得百聞不如一見。於是,2019年暑假,我們一家來到新加坡開啟了一場 訪學之旅 。
我們一共參觀了十 幾所學校。 有新加坡政府學校體系的,也有國際學校體系的;參觀的學校涵蓋了多個學段。
其中,海外家庭學校和UWCSEA(兩個校區)這兩所國際學校,我們是 通過官 網與學校取得的聯繫 ,學校的老師接待的我們。
另外,新加坡華中國際、國家初級學院、萊佛士初院、立化中學、德明中學,還有公教中學(李顯龍總理的母校),這幾所學校我們 沒有和學校聯繫,而是 自己到校區外面看了看 。
參觀學校時做的攻略
這一趟新加坡旅程,我們實地走訪這麼多學校,是因為我覺得,每到一地如果只是去網紅景點打卡並不能深入了解這個地方,我渴望帶著好奇的眼睛和不斷反思的大腦去DlY我的行程。對於新加坡我最想了解的是它的教育。
翻看2019年的朋友圈,記錄了一些我對新加坡訪學之旅的感受:
2019年朋友圈節選
探訪中小學之餘
還參觀了國大南大
這一趟訪學之旅很豐富,反正來都來了,我們不僅參觀了新加坡的中小學,還參觀了聞名亞洲乃至世界的兩所知名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QS11)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QS19)。畢竟,兒子以後很可能會在新加坡讀大學~
兩所大學的校園都是開放的,沒有圍牆,面積都很大,新加坡國立大學有肯特崗校區、歐南園校區等三個校區,南洋理工的校區在雲南園。
國大肯特崗校區的學生宿舍及飯堂,校園建築沒什麼令人驚艷之處。南洋理工雲南園校區。
那棟外形象蒸籠的奇特建築就是南洋理工著名的"蜂巢",裡面有快餐店、教室和圖書館等,設計很環保,非常通風。
為了新加坡訪學之旅
我看完了《李光耀回憶錄》
不了解李光耀就不足以了解新加坡。李光耀作為新加坡的國父,不僅是新加坡政治制度的總設計師,也是新加坡"雙語教育"的總設計師。
為了這次訪學之旅更有價值,我還研讀了《李光耀回憶錄》,我想從源頭上理解新加坡雙語教育的形成原因。
讀書感受節選
可以說,李光耀終其一生都在為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殫精竭慮,他自己也是雙語典範,中英文俱佳。正是由於他的遠見卓識才造就了新加坡的今天。
現在的新加坡人基本上都掌握2~3種語言,華人英文、中文溝通無障礙。我希望孩子來新加坡讀書後,也能掌握中英文兩種語言,既擁有國際化的視野,也能保留中華文化的根。
新加坡訪學之旅
是早有預謀而非一時興起
從上面的記錄可以看出我們與新加坡的淵源很深,對新加坡做了很多了解。為什麼對新加坡感興趣呢?
因為從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應該 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教育路徑?
2013年兒子開始上小學時,我堅定地選擇了 國際化教育 ,而且是當時很小眾的IB教育,我認為IB教育理念對於我這樣從傳統教育過來的一代人而言不不啻於一次石破天驚的洗禮,世界上居然有這麼 人性化的全人教育 。
到兒子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又了解到UWC,IB教育中更獨樹一幟的學校,它的使命是使教育成為團結人民、國家和文化的力量,以實現和平和可持續的未來。
我們了解了全世界18個UWC校區,發現只有極少數UWC是有IBDP以下階段教育的,其中一個就是UWCSEA,K~12各階段都可以申請。
而且新加坡是IB的亞太地區總部所在地,新加坡的IB教育得益於其獨特的中西方文化交匯的地理位置、高度國際化的師資,處於世界絕對的領先地位,每年的IB大考都是數一數二,所以我們就動了申請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念頭,尤其是想申UWCSEA。
訪學回國後申請新加坡UWC
遺憾未被錄取
2019年暑假訪校歸來後,我們第一次DlY申請UWCSEA,但遺憾的是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們的計劃,由於不能到學校參加考試和面試,兒子的申請被終止了。
2020年暑假,我們重新開始申請UWCSEA2021年8月入學的8年級,對申請文書進行頭腦風暴,整理申請材料。
因為疫情原因在線上參加了英文測試和面試,英文測試採用的是牛津大學的Track test,對標的是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雅思以及現在新加坡政府小學的英文測試CEQ都採用這個標準。
當時兒子是考的B2級別,他的分數達到了93.18%。
為什麼專門提這個測試?因為這個測試也是SJⅠI所採用的,與華中國際、英華國際採用本校自己的英文測試不同,我猜兒子後來之所以沒有通過華中國際、英華國際的測試,而通過了聖約瑟國際學校(SJII)的測試可能也與此有關,他可能更適合國際化程度更高的學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兒子的小組面試表現也很好,進入了合格申請人的池子。但2021年4月最後的結果依然遺憾,只是在waitIist名單上,沒有錄取。
英文基本就是裸考,沒有補課,因為track test是個很小眾的考試,學校也不會提前通知你考哪個級別,當時不知從何補起。UWC申9年級就要B2級別,估計申10年級就去到C1了。如果以後有學生要考SJII,可以上上track test官網,有模擬題。
偶然結識萬事通留學
圓新加坡國際學校讀書夢
2022年4月,看到了萬事通的公眾號文章,考慮到國內的疫情和孩子的成績波動,還是希望孩子到新加坡讀國際學校的我,聯繫上了萬事通的顧問老師。
經過了解之後,這次將申請目標放在三所本地源流的國際學校上,分別是華中國際、英華國際和聖約瑟國際學校。
剛開始,我們將備考重點放在了華中國際上,主要是因為萬事通對華中國際的情況和備考比較熟悉,錄取的機會可能會大一些,英華國際沒有另外備考,想著應該和華中國際差不多。聖約瑟國際學校的筆試面試時間則排在了最後。總而言之,之前都是以備考華中國際為主。
把華中當重點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華中可以9升9,我們希望孩子來新加坡體驗從G9~G12的四年完整的高中。因為兒子華中的數學摸底考試不理想,所以按顧問老師的建議從6月份開始補數學,補到7月8日華中考試前,最後兩節才突擊了下英文。
8月16日放榜,沒有錄取。我郵件問了華中,說是數學通過了,英文沒通過。(可能我們一開始的優勢在特定的環境中反而成了劣勢)
8月20日,我們去南京參加了新加坡英華國際的筆試,8月25日下午網絡面試。
8月24日下午,兒子參加了聖約瑟國際學校的網上筆試,英語是track test,數學好象是既包括邏輯方面的測試也包括計算,不知道是不是也採用的第三方測試。還有中文的一篇作文。這是華中國際和英華國際沒有的。
8月31日下午,兒子參加了聖約瑟的網上面試,可能因為這場考試放在最後,孩子的心態是最放鬆的,想著考完就開學了。
9月8日,我們得知英華國際沒有被錄取,當時以為聖約瑟國際可能也沒戲了。萬萬沒想到!11月7日,我們突然收到了聖約瑟國際的郵件,說把兒子的名字放在waitlist上面了。
11月14日,學校發來郵件,讓我們選第一語言。萬事通的顧問老師當時說這是發offer的先兆。
11月18日,早上10點多鐘,我們果然收到了聖約瑟國際的offer。
這一波留學申請和備考可以說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只能感慨一句:好事多磨!
今天的家長分享欄目就到這裡了,下一期家長將展開分享孩子在聖約瑟的讀書體驗,記得持續關注萬事通~
更多留學故事收錄在
萬事通團隊編撰的
遇見新加坡·留學故事書,
添加萬事通老師
0元領取白皮書
並了解更多
新加坡·國際學校報考信息
免責聲明:以上推廣圖文內容為企業推廣商訊,僅針對新加坡區域學生使用
- The End -
了解詳情
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