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事主珍妮(化名)坦言,由於她的弟弟欠下一組高利貸,因此她在周五(24日),查詢社交媒體上的借貸廣告,以了解其他貸款公司的借貸條件、利息和還款期限等細節。
她說,當她點擊進入一組借貸廣告上所提供的WhatsApp,再根據指示填寫電話號碼後,立即收到一個不明的連結。
「我的WhatsApp收到一個連結,我一時好奇點擊該連結後,在沒詢問許可的情況下,就下載了一個應用程式。」
令她詫異的是,借貸公司之後便堅稱已將3000令吉匯入其銀行戶頭,並要她在當天傍晚6時還錢。然而,她沒有收到該筆款項,反而是一個被停用的銀行戶頭內有一筆500令吉。
「而且,我在沒有提供任何個人資料的情況下,這家貸款公司竟已掌握我的全名、身份證號碼和照片等。」
珍妮今日下午,在馬華北干那那州議員陳勇鳴、馬華柔州公共服務與投訴局成員邢智立,及北干那那村長方晶玉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希望藉由本身經歷提醒公眾,勿掉入借貸陷阱。
她繼指出,除了接獲討債的恐嚇短訊外,她手機通訊錄內的親友以及孩子的老師等,皆收到討債訊息。訊息內容包括她的面子書帳號截圖及大馬卡照片,更捏造她取貨不還錢而落跑等不實內容。
珍妮表示,由於她不接聽借貸公司打來的騷擾電話,對方就開始發送恐嚇訊息,甚至揚言要放火燒其房子,令她非常擔憂,也已到警局報案。
邢智立提醒,有關連結相信是一個後台下載程式,一旦點擊進去便可駭入手機,套取資料,民眾切勿點擊不明來歷的連結。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