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路況被評為全球最佳 亂過馬路問題卻日趨嚴重

2023-02-27

新加坡的公路經常受到國際認可。

繼去年艾弗頓路(Everton Road)被評選為全球最酷街道之一,近來又有新研究點名讚揚本地的交通安全,以及在交通意外方面維持低水平。

英國汽車貸款公司Moneybarn展開的「全球駕車人士滿意指數」調查,藉由現有資料與數據分析在全球35個國家與城市的駕駛體驗,揭露當中哪些地方最適合或最不適合開車。

調查以七大指標展開評估,包括:

  • 道路基礎設施質量(滿分為100分)
  • 道路擁堵程度
  • 測速攝像機數量(每100萬人)
  • 公路交通意外(每10萬人)
  • 非街道(off-street)平均停車費
  • 汽油平均費用(每公升)
  • 柴油平均費用(每公升)
評分方法是,給予每項指標以10分為滿分的歸一化分數(normalized score),再計算七大指標的平均分數。其中公路交通意外占據較大的比例,因為危險駕駛對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全及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

本月初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綜合上述各個方面,新加坡的駕車人士滿意指數為7.1分(滿分為10分),與日本並列全球第一。

新加坡與日本的駕車人士滿意指數並列第一。(Moneybarn網站截圖)Moneybarn官網聚焦三方面,點評了新加坡的成功之「道」:

  • 新加坡在城市規劃方面引以為傲,因此能以90.9分(滿分為100分)的佳績獲得「最佳道路基設質量」頭銜也非意料之外。
  • 在新加坡駕車也非常安全,與挪威和瑞士並列交通意外案件最少的國家,每10萬人只有兩人因交通意外喪命。
  • 此外,新加坡的非街道停車費也屬最便宜的國家之一,平均費用為1.45英鎊(約2.34新元)。
調查報告在評價新加坡的道路基設質量,也給出了這麼一段評語:

在某個國家能否安全駕駛,很大程度取決於道路質量。新加坡在道路基礎設施的成功在該榜單上遙遙領先。新加坡也有著全球最高的路稅之一,而為了維持公路網絡的水平,相關開銷也相當大。

新加坡馬路占據土地的約12%。(海峽時報)新加坡在道路規劃方面確實下足功夫。

根據交通部網站,新加坡馬路超過9000車道公里(lane-kilometres),占據新加坡土地約12%的面積。與此同時,還有許多新街道和新高速公路在建造,為民眾與貨物增添連接性。

交通部2022財年的開支預算也透露,整體開支預料為102.5億新元,其中37億新元或相當於36.1%屬於運營支出,其餘65.5億新元或相當於63.9%為發展支出。

當公路成為「阿公的路」…… 上述調查指出,駕車人士能否安全駕駛,公路質量十分關鍵。

然而,駕車人士和行人有沒有各自做好注意公路安全的本分,也頗為重要。

新加坡交警本月14日公布了2022年的數據,主要反映公路交通意外案件的趨勢。

整體而言,致命交通意外從2021年的107起微增至去年的108起,交通意外釀成的傷勢也從2021年的5939起,上揚13.8%至6760起。

交警特別點出,在涉及行人的致命意外中,七成的遇害者年齡介於60歲或以上。

數據顯示,去年有23名年滿60歲的行人在交通意外中喪命,相較前年的15起案例多出53.3%。

交警說,造成這些致命意外的主要原因是亂過馬路!在涉及年長者的致命交通意外中,73.9%是因年長者亂過馬路所致。

涉及年長者的致命交通意外中,超過七成是因年長行人亂過馬路。(海峽時報)這背後所反映的問題急需改善,畢竟年長者一般行動較緩慢,倘若過馬路時步伐沒能加快,又不遵循交通規則等亮起「綠人」才開始過馬路,當中存在的風險不容忽視。

交通警局局長林漢明高級助理警察總監就說:

「年長行人可能以為自己能快速地過馬路,不過他們的行動力減緩,我們因此須更有效地管理他們的期望。」

針對年長行人的行動力,當局多年前其實有緩解措施,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同樣受到國際關注的「友善綠人計劃」,讓年長者和殘障人士能延長「綠人」閃爍的時間。

可惜,一些年長行人不但沒有善用該措施,反而還冒著生命風險亂過馬路,而部分行人就此為違例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新加坡也自2014年起設立樂齡安全區(Silver Zone),這些安全區的車速限制不超過每小時40公里,讓年長者能更安全地過馬路。到了今年,全島將設置50個樂齡安全區。

陸路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在設置樂齡安全區的地方,涉及年長行人的交通意外案件驟減約80%。

宏茂橋10道的樂齡安全區。(聯合早報)誠然,不只行人該奉公守法注意自身安全,駕車人士也應時刻確保駕駛技術符合標準。

交警數據揭露,去年司機闖紅燈的案例也有所下滑,但超速駕駛和酒後駕駛的案件卻增加了。

其中,超速駕駛案件從2021年的984起增至去年的1124起,酒後駕駛案件則從2021年的155起增至去年的170起。

林漢明高級助理警察總監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單靠執法行動,不足以減少交通意外的案件數量。

「交警會繼續通過教育與宣導,配合執法行動來維持我國的公路安全。」

新加坡道路安全要維持第一,確實必須仰賴多方面的配合與協作。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中國籍留學生涉自導自演綁架勒索 兩獅城學府回應
  • 大巴窯組屋單位疑因電池引發火患 兩人送院
  • 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 樟宜機場巨無霸級航站樓T5,最新細節流出,總理出席動土儀式
  • 史迪奇空降濱海灣花園!7米巨型滑梯免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