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確診患罕見血癌
今年四歲的女童許依嘉來自印尼西加里曼丹坤甸,她的35歲母親趙汝芳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女兒一歲時幾乎每個月都發燒、咳嗽和喉嚨痛,晚上也常常盜汗。
她起初不以為意,但到女兒兩歲時,她發現女兒的肚皮越來越大。當地醫生只檢查到女兒肝臟及脾臟腫大,血小板計數異常低下,白血球則比正常水平高出許多。
許依嘉到馬來西亞砂拉越診治後,才確診患上罕見血癌「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Juvenile Mylomonocytic Leukemia type NF1),去年3月開始到雪蘭莪州一家醫院接受治療。
骨髓移植後出現併發症
許依嘉做了化療後,不料身體多處受感染,出現眼睛腫、發高燒和過敏等症狀,住進加護病房。
她不久後從感染中恢復過來,在去年接受第一次骨髓移植,但手術宣告失敗,同年11月再做了一次骨髓移植手術。
許依嘉在進行了第二次的移植手術後,再次出現併發症和排斥現象,一度發高燒和出現痙攣、腹瀉、抽筋等情況,甚至必須注射嗎啡長達三周,以減緩疼痛。
皮膚如同燒傷一般
今年1月,許依嘉出現嚴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簡稱GVHD),影響了皮膚和內臟。
她從頭到腳的皮膚就像燒傷後一般,表皮會脫落也會流血。她的左腦和耳鼻喉也出現感染,讓她一度無法正常說話,臥病在床長達一個月。
趙汝芳說:「女兒很疼痛,因此有時會哭、會喊。」
已花費超過30萬元 向親戚借錢變賣產業
情況遲遲無法好轉,許依嘉在醫生的建議下,本月12日來到新加坡國大醫院接受治療。
趙汝芳說,自己是家庭主婦,58歲的丈夫許進池則在家鄉進行小本生意。為了治女兒的病,他們已經花費了30萬新元,幾乎花光所有積蓄,並向親戚借錢,也變賣了產業。
這次帶女兒到新加坡治療,趙汝芳說,醫藥費估計需要超過60萬新元。他們已通過眾籌平台Give.Asia募捐,希望能籌集到這筆龐大的醫藥費。
讓她慶幸的是,女兒在新加坡接受治療兩個星期後,全身脫皮的情況已稍有好轉。
「已經可以看到新的皮長出來,但還是有受感染的風險。」
目前許依嘉仍住在加護病房。趙汝芳說,醫生告訴她,會先治療女兒皮膚的問題,接著再一步一步治療她的血癌。
許依嘉抗癌之路預計還有漫漫長路,但為了女兒的健康,趙汝芳十分堅定。她說:「無論如何,一定要給她治療,所以我們選擇來到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