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計劃更新,6萬戶享寬頻等數碼津貼,新加坡大推5G善用AI

2023-03-02

不需要提交身份證複印本和收入證明等文件,逾6萬戶低收入家庭將可通過申請程序簡化的住家數碼共享計劃,以津貼價訂購寬頻服務和購買電子設備。新加坡政府未來四年會為這項計劃撥款8000萬元。

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2月28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的開支預算時說,新加坡家庭約92%有電腦,99%享有寬頻服務,這雖然比其他國家好,但當局仍關注低收入家庭的情況。「對大部分家庭而言,數碼連接已變得和水電一樣重要,但一些家庭還是負擔不起。」

(海峽時報檔案照)

住家數碼共享計劃(DigitalAccess@Home)將在4月3日推出,取代現有的家庭網接計劃(Home Access Programme)和新生電腦計劃(NEU PC Plus Programme)。

至今已有超過4萬6000戶低收入家庭受惠於現有的兩項計劃。新計劃的申請程序將簡化,不再要求申請者提交身份證複印本和收入證明等文件。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也會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和教育部合作,讓社區關懷計劃(ComCare)和經濟援助計劃的現有受惠者自動加入新計劃。新申請者則不必分開申請不同的計劃。

加入新計劃的租賃組屋住戶每個月只須支付5元,就可享有每秒500Mb的寬頻服務。一房到三房式組屋的住戶,以及四房式或更大組屋的住戶則須分別支付10元和15元。申請者如果多支付5元,就可將網速提升至每秒1Gb;購買電子設備則可享有25%至75%的津貼。

一些人員多的家庭可能需要超過一個電子設備,資媒局會同非營利組織工程向善和SG Bono合作,每年回收和改裝1000台舊筆記型電腦來協助這些家庭。其他數碼益終身運動合作夥伴會每年為2200名低收入家庭的成年和孩童成員,開辦電腦通識與基本科技課程。

數碼轉型辦事處已教21萬年長者用智慧型手機

楊莉明也介紹了新加坡數碼化的進度。她說,新加坡數碼轉型辦事處至今已教導超過21萬名年長者使用智慧型手機;大約1萬6000名小販中,有1萬1000人、相當於近七成在數碼大使的幫助下掌握了數碼技能。

李麗雲(66歲,退休者)2015年加入家庭網接計劃,以津貼價訂購了寬頻服務,並免費獲得一台平板電腦。在這之前,她在家中無法上網,只能到圖書館檢查電郵。

「有了這項計劃,一些低收入年長者就可以連接網絡,尤其是在冠病疫情病毒阻斷措施期間,不用出門也能上網。」

她準備在寬頻合約今年底到期後,申請加入住家數碼共享計劃。她希望當局只考慮申請者的收入情況,而不考慮所住的房屋類型,好讓她可享有更高的津貼。她原本和家人同住在四房式組屋,但其他成員陸續搬走了,年邁的母親也剛過世,家中只剩她一人。

她說:「希望當局能提供自動更新合約的選項,不然一些年長者會一直擔心合約到期,突然無法上網。」

大力發展5G也放眼未來

新加坡須準備好善用人工智慧等新科技

科技日新月異,新加坡如今大力發展5G的同時須放眼未來,通過建設基礎設施和培養人才,為善用人工智慧和6G等科技做好準備。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28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通訊及新聞部開支預算時宣布,制定數碼互聯互通發展藍圖(Digital Connectivity Blueprint),並成立數碼基礎設施諮詢團(Advisory Panel on Digital Infrastructure)進行相關規劃工作。

楊莉明說,藍圖將規劃寬頻、移動和無線網絡,以及海底電纜等海內外的連接基礎設施發展。這包括把全國寬頻網絡速度從現有的1Gbps提升到10Gbps。

藍圖也會針對數據中心和數字公用事業等方面,與其他數碼基礎設施整合,達到互補作用。藍圖預計今年稍遲時候推出。

配合藍圖的制定,政府也成立數碼基礎設施諮詢團。這個八人團隊由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和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全球運營執行副總監陳添耀共同領導,就數碼發展提供業內見解和建議。這包括商業和技術方面的可行性與國際競爭力,以及國內外發展趨勢。

區域首艘5G無人電動船用在清理監測河道

普傑立在國會舉例說,政府早在2008年推出全國寬頻網絡並逐步提升,對應付疫情期間網絡用量激增尤其重要。

政府如今大力發展5G,2019年至今撥款1億元資助業者試行13個5G運用案例。這包括區域首艘用於清理和監測河道的5G無人電動船。

可清理和監測河道的無人電動船是獲得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資助的5G用例之一。開發電動船的Weston Robot負責人張延亮說,5G比4G更有效率,也更安全。(Weston Robot提供)

開發這項計劃的Weston Robot負責人張延亮,從2018年底開始構思用無人電動船清理河道。他早前使用4G遠程操控但效果並不理想,因此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探討運用5G後,大大加強了效率和安全性。計劃如今在濱海灣水域試行,接下來料將正式在本地和區域投入商業運作。

普傑立強調,新加坡發展基礎設施的同時也推進人才發展。在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劃下,智慧國及數碼政府署和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即將推出人工智慧傑出研究獎,吸引頂級專家在本地展開研究,同時輔導和培養人才。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Cariflex投資逾4.6億元我國設廠 創80個技術崗位
  • 比亞迪今年頭四個月首次超越豐田 成為本地銷量冠軍
  • 國家公園局正調查義順和榜鵝社區貓遭虐待致死事件
  • 騷擾酷航乘客襲擊機組人員 醉漢被判監
  • 涉嫌武吉知馬私宅連環破門盜竊 三被告回現場重組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