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島下起長命雨,至少下了20個小時,最低氣溫降至21.1攝氏度,當局估計未來四天都會降雨。
據觀察,這場長命雨從2月28日約中午時分開始,直到3月1日上午8時許仍連綿不絕,至少下了20個小時。
(白艷琳攝)
新加坡氣象署網站顯示,截至1日上午8時30分,最高氣溫達23.8攝氏度,於午夜12時15分在東海岸公園大道一帶的氣溫;最低氣溫則在紐頓(Newton)一帶,凌晨5時零7分的氣溫則降至21.1攝氏度。
當局估計,3月1日24小時的氣溫在22至27攝氏度之間,降雨量達80%至100%,未來四天也都會降雨。
大樹枝幹突斷裂倒路上 無人受傷
2月28日下午新加坡全島下起滂沱大雨,實龍崗路上段路旁老樹的枝幹突然斷裂,所幸樹下沒車沒行人,事故才沒有傷及無辜。
這起事件發生在28日下午約4時45分,地點在交通繁忙的實龍崗路上段和爵敦路(Charlton Road)交界處附近,加德士(Caltex)油站外。
《聯合早報》記者傍晚6時許走訪現場時,原本倒落在四條車道上的枝幹已被清理乾淨,交通也已恢復正常。
目前沒有傳出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公園局在當天下午約5時30分清除障礙物。
強風颳倒老樹擋PIE四車道
連夜豪雨,大巴窯一棵樹齡約20年、有八層樓高的大樹凌晨時轟然倒下,泛島快速公路(PIE)四條車道被擋,引發3月1日早上大塞車。
(左圖)大巴窯一帶發生大樹倒下事故,導致多條車道受阻。(右圖)工作人員事後迅速將快速公路上的樹木清理乾淨。(受訪者提供/徐穎荃攝)
這起事故於1日凌晨4時許發生,地點在金吉道第195座組屋附近,大樹倒在泛島快速公路往樟宜方向的路段。
受訪的居民說,這棵大樹樹齡約20年,而許多居民在事發時並不知情,直到工作人員前來開始鋸樹木時,才驚悉發生事故。
根據讀者提供的視頻,可見大樹倒下後,所有行駛的車輛都只能在最右邊的車道緩慢行駛,現場也至少有兩輛警車,警員到場協助維持秩序。
陸交局在1日早上約7時發推文指出,指過了金吉連路(Kim Keat Link)往樟宜機場方向的PIE路段出現擁堵,呼籲駕駛人士避開第三至第五條車道。
巴士拖車相撞
車長受困車座九人送院
一輛拖車和一輛巴士相撞,巴士車長受困車座,民防人員用液壓救援工具將他救出,車長和八名巴士乘客隨後送院治療,拖車司機正接受調查。
(讀者提供)
這起車禍發生在2月28日上午10時50分,地點是實里達快速公路(SLE)往武吉知馬快速公路(BKE)方向,湯申路上段出口處前方。
根據讀者提供的照片,一輛載滿貨物的拖車停在上述路段的前方,另一輛巴士則停在後方,民防人員則在場展開救援。兩車占據了至少兩個車道,一度造成交通阻塞。
民防部隊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說,這起車禍涉及一輛巴士和一輛拖車,巴士車長被發現受困車座,民防人員使用液壓救援工具將他救出。車長和其他八人事後被送往邱德拔醫院接受治療。
警方也指出,53歲巴士車長和八名乘客清醒被送院治療,八名乘客年齡介於18歲至57歲。60歲的拖車司機則正接受調查,調查還在進行中。
兩巴士國大校園內相撞
五人受傷三人送院
疑雨天地面濕滑,兩輛巴士在國大校園的彎路上迎面相撞,導致至少五人受傷,其中三人送院。
這起車禍發生在2月28日中午12時許,地點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央圖書館附近。
一輛新捷運95號巴士和川行於國大校園的校車相撞,導致五人受傷。(網際網路)
不願具名的大二學生受訪時說,事發時下著雨,一輛新捷運95號巴士和川行於國大校園的校車,從反方向經過中央圖書館與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系教學樓中間的一處彎路時,疑因雨天路滑,導致校車與巴士迎面相撞。
根據現場照片顯示,校車的擋風玻璃在撞擊下爆裂,巴士防撞杆被撞凹,整片擋風玻璃更被震落。
據悉,兩輛巴士事發時都載有乘客,人在車禍中受傷,救護車不久後也被傳召到場。在發現有傷者後,一些熱心學生也馬上伸出援手,通過社交媒體,呼籲附近受過急救訓練的同學到場幫忙。
事發路段是雙向馬路,各只有一條車道。車禍導致該路段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無法通車,校園巴士服務也受到延誤,不少學生只好徒步走到課室上課。
新加坡民防部隊受詢時證實這起事故,當局在中午12時10分左右接到通報,指肯特崗彎一帶發生車禍。民防人員將三人送往國大醫院,另有兩人受輕傷,拒絕送院。
警方受詢時則指出,三名傷者分別是41歲的男巴士車長,以及25歲和36歲的女乘客。警方調查仍在進行中。
國大發言人受詢時也證實這起事故,需要就醫的乘客當時被送往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學校將為所有受影響的乘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顧,也將協助警方調查。
奢侈品存倉庫全發霉
女子申訴損失上萬元
因搬家無處存放物品,女子花了4000多元租下小倉庫放置家具和個人物品,結果一年後卻發現20多個名牌包和錶帶全部發霉,估計損失超過上萬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30多歲的王瑜彤2月28日在臉書貼出長文,描述自己將物品存放倉庫卻發霉的慘痛經歷。
王瑜彤發現名牌包、腰帶、皮包和鞋子等已發霉。(取自臉書)
王瑜彤接受《聯合早報》電訪時說,她在2022年初賣掉房子,在等待新房期間暫住母親家。由於母親家的空間有限,她上網搜索後發現倉儲公司Lock+Store的評價不錯,因此決定將物品存放在這家公司的倉庫中。
她花了4075元租下一間沒有冷氣的小倉庫,存放家具和約50箱個人用品。
但她在2022年12月底取出物品時,發現至少20多個名牌包、腰帶、皮包和鞋子等已發霉。倉庫牆壁也疑似出現滲水的情況,她懷疑是倉庫後方的冷氣倉庫漏水所致。
(取自臉書)
王瑜彤說,受影響的物品包括普拉達、路易威登和Coach等名牌產品,其中最貴的名牌包約2400元,總損失至少1萬6000元。
另外,她放在真空袋的32公斤衣物也遭殃,導致她需要額外花200多元將衣物送洗。「最讓我心痛的是,我從小收集的上百本漫畫,還有女兒唯一的一張幼兒園畢業證書也損壞,這些都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已向消協投訴
王瑜彤說,倉儲公司事後僅口頭答應會給她一筆2000元的善意賠償,以及500元修復損壞物品的費用。「這遠遠沒法彌補我的損失,我已向新加坡消費者協會投訴,並打算上小額賠償庭索賠。」
Lock+Store回應《聯合早報》詢問時說,這是公司第一起與名牌包有關的事件,公司對顧客的經歷感到抱歉,並在收到反饋後立即展開調查。區域經理已聯繫顧客,將定期提供調查進展。
發言人說,「我們想藉此機會提醒現有顧客和其他人,不要將貴重物品,例如珠寶、藝術品和名牌包等存放在沒有冷氣的倉庫中。」
「我們已告知顧客不要存放任何貴重物品,合約也註明若存放的物品失竊、損壞、變質或發霉等,應由顧客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經理也在顧客簽約前,先讓顧客了解了這些條款。」
發言人說,保險公司事後確認這起事件與漏水無關,而是溫度或濕度的變化導致。而且沒有冷氣的倉庫內不設溫度或濕度調節器,因此無法控制溫度和濕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