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本應價格實惠的新加坡國民美食:經濟菜飯,過去幾個月頻頻受到關注,不少消費者投訴某些攤位的菜飯售價不平民化,反而貴得離譜。
去年9月,一名男子在臉書PO出一張餐圖,盤中就是一般雜菜飯的「基本款」——兩菜一魚,結果竟被收費12新元。
當他詢問攤主時,對方告知他買的是新鮮鱸魚,但男子稱吃起來不只不新鮮,而且魚皮吃起來嚼不斷像皮革(leathery)。
另一名食客三個月前則發文申訴,在勿洛一帶買到高達24新元的馬來菜飯(Nasi Padang)。
他說:
「老闆娘告訴我魚卵(fish egg)會比較貴,但誰知道會要花這麼多錢。」
網上還有多個食客聲稱被「砍菜頭」的事件,紅螞蟻只選了上述兩個案例,蟻粉是否覺得售價比過去昂貴?
以雜菜飯的市價而論,這些食客所付的飯錢確實高出許多:
新加坡統計局數據顯示,兩菜一肉的經濟菜飯,截至今年1月的平均售價為3.74新元。
經濟餐食計劃確保價格大眾化 為國人提供可支付得起的餐食,昨天(3月2日)成了國會上探討的課題之一。
針對多名議員的詢問,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國家發展部開支預算時說,政府已聽到坊間有關生活成本上揚的反饋,因此希望持續確保人民在鄰里能買得到可負擔得起的熟食選項。
政府因此宣布:
從2026年起,全島374家建屋發展局出租的咖啡店,都將提供經濟餐選項。
目前,有72家建屋局咖啡店有至少六個提供經濟餐飲的攤位,這些經濟餐食和飲料包括兩菜一肉的雜菜飯、雞飯、魚圓面、馬來滷麵和咖啡烏。
這些經濟餐食平均售價為3新元至3.50新元,咖啡烏的售價則為1新元至1.15新元。
儘管經濟餐價格由個別業者決定,但建屋局發言人表示,會評估和檢查以確保業者確實提供經濟餐選項,並在三年租約期間維持價格。
沈穎也補充說,經濟餐食計劃不涵蓋402家私人咖啡店,但建屋局會與業者溝通,強調提供大眾化餐食選項的重要性。
學者:攤主應清楚標價避免歧義 平民價格餐食計劃逐步擴大,對食客來說當然可喜可賀,但對必須應對食材價格波動的攤主來說,會否因擔心成本而陷入難以定價的局面?
沈穎昨天在國會指出,業者出於生意考量不會把價格定得太高,影響消費者光顧。
另一方面,為協助咖啡店經營者和攤主過渡,在咖啡店開始提供經濟餐食和飲料後的一年裡,建屋局將給予5%租金折扣。
除了強制要求攤主售賣價格實惠的餐飲,還有哪些方法能減輕食客的經濟負擔?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劉副教授(Lau Kong Cheen)在一篇評論中就指出,當網民投訴經濟菜飯價格不夠「經濟」,一般的回應是避免點魚。
就像上述兩名食客的經歷,他們不只都點了魚,而且都察覺所點的魚是雜菜飯價格過高的「罪魁禍首」。
劉副教授說,魚的價格一般比較高,而且價格上漲的幅度遠超通脹指數。
「據報道,各類魚的價格,在今年初每公斤上漲5元至10元,可能是因為這樣,才造成一些食客支付的雜菜飯價格不一。」
「倘若食客在買雜菜飯之前,攤主沒有向他們清楚告知菜肴的價格,在付錢時就可能有種被欺騙的滋味。為了避免當眾質問引起旁人關注,許多食客可能會選擇不追究,『乖乖』付錢草草了事。」
劉副教授說,攤主或許可以在每道菜肴前放置不同顏色的牌子,並附上各個顏色的牌子所代表的價格,讓食客一目了然。
此外,他也建議適時為檔口的員工提供培訓,以免新員工對點菜的程序不熟悉,或不知如何與食客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