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訪問的馬來西亞治理與政治研究中心(Cent-GPS)顧問蕭勇健博士(Renard Siew)說,近日襲擊馬來西亞半島地區多個州的洪災是「高碳排放量導致的不可預測天氣事件」。
蕭博士指出,馬來西亞一般在11月份至3月份才迎來東北季候風帶來的雨季,而且主要影響馬來西亞半島的東部,但今年的水災也對中部和西部造成衝擊。
他說:「馬來西亞政府稱這是『百年一遇』的洪水,但事實上,過去數年來,我們在世界各地如中國、德國、美國紐約都看到這種極端天氣事件。」
另外,氣象學家阿茲贊博士(Azizan Abu Samah)透露,造成這次馬國洪災的主要有三個因素,即低壓天氣系統、東北季候風以及雷伊颱風(Typhoon Rai)的相互作用。
阿茲贊博士說,這三個因素導致襲擊東部的連日暴雨,暴雨之後轉移到半島內部和其他地區。
他呼籲政府改善預警系統以應付將來可能發生的水患。他認為,當局應該能預測到水災的發生,並加以預防或做出更多努力以應對災難。
Related: View More
馬國大水災死亡人數增加到14人
21/12/2021 08:18
馬國大水災死亡人數增加到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