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我的房子的尺價才600元。」
尺價6000元的豪宅,在紅螞蟻的小夥伴當中引起了這樣的反應。
但是,超級豪宅的尺價上漲到這個水平,是否就預示著房地產價格也會跟著飆升?未必。
超級豪宅有多豪華? 這些豪宅的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寬敞,面積一般從6000平方尺起跳,比如位於那森路(Nassim Road)的Les Maisons Nassim。
另一個例子是位於丹戎巴葛、正在興建中的Newport Residence項目的超級閣樓公寓,面積13000平方尺,並具備私人的無邊際泳池(infinity pool)。
6000平方尺,大約是5個五房式政府組屋的面積。
《商業時報》也分析了推動超級豪宅價格上漲的原因:
1. 新加坡是亞洲和其他世界富豪眼中的避風港。新加坡政治穩定、社會講法治、透明度高、社會凝聚力強、貨幣堅挺,都是吸引富豪前來置產的因素。外國人可以在新加坡購買非有地私宅,但必須支付買方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和30%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
2. 新加坡所處的區域財富創造力可觀。即使中國經濟未必再以近雙位數的速度增長,但相信還是會有不少富裕人士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財富。印度和印尼這兩個人口大國的經濟也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取得增長,製造更多百萬和億萬富翁,進一步推動我國豪宅的需求。
3. 新加坡作為財富管理樞紐,吸引了許多外國富豪在這裡開設家族辦公室,並在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下將公司和投資移到新加坡,從而取得永久居民權。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對永久居民具有吸引力,但永久居民不能在本地購買有地住宅,豪華公寓因此成為他們的首選。
4. 來自不同領域的富裕人士基於生活方式和投資等方面的需求,可能會在全球都市購置稀有和位置優越的豪宅,而新加坡最高端的住宅可能也是他們的目標之一。
5. 物以稀為貴:這些豪宅多數坐落在烏節路以西的幾條街,富豪鎖定的,便是這狹小範圍里最優質的單位。
天價豪宅對整體市場有什麼影響?
接受房地產平台Stacked Homes訪問的一名房地產經紀指出:
「這類買家為數稀少,購買的又是超豪華房產。他們不是在其他中央區(RCR)和中央區以外(OCR)的地區跟新加坡人搶購大眾私宅。即使這些超高凈值買家隔天全部消失,本地大眾私宅的價格也不會跟著下跌。」
(按:我國土地劃分成三大區域:核心中央區(CCR)、其他中央區(RCR),以及中央區以外(OCR)。CCR是本地的核心黃金地段,涵蓋中央商業區及郵區9、10、11及聖淘沙。RCR是CCR的邊緣區域,OCR是所有剩餘的「郊區」。)
豪宅項目的利潤也比本地市場一般住宅項目來得高,因此房地產發展商也能獲利。
對整體市場影響甚微,還可以增加稅收和發展商的利潤,豪華私宅價格走高,未必值得我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