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國際婦女節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個名為「成功的樣子」的成功女性特展。(聯合早報)
不會因性別而受歧視
昨天(3月8日)打車時,來接我的Grab司機是一名錫克教徒。
因為很少有機會接觸錫克教徒,所以有些好奇,就趁機在路上向司機了解一下錫克教的文化。
《聯合早報》2022年8月在「我信故我在」小眾宗教的故事系列裡介紹了錫克教。(聯合早報)司機先生說一般人都誤把錫克教當做印度教,其實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觀念。司機先生分享說,錫克教相信男女平等、人人平等、沒有種姓制度。
錫克教相信男女平等。(聯合早報)這不同於印度教。聽說以前信奉印度教的女性的老公過世後,她一生都必須穿上白袍,也不可以化妝。這是因為男人是女人的天,要把男人像神一樣的供奉。
這點倒是與舊時代的華人觀念有異曲同工之處。碰巧的是,昨天也是國際三八婦女節,當他說到女性應該受到平等對待時,我聽了十分感動。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新加坡,並且生在這個時代:
不管男女都受同等的教育,男女皆人權平等。
生活在這裡,只要你想要做的都可以嘗試,不會因性別而受到歧視。
生活在新加坡的女性,可以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聯合早報)由於婦女也同樣要上班,所以在家裡不會因為沒有收入而必須看老公臉色。此外,女性也不用特別伺候老公吃飯或什麼的。
我非常慶幸過去20多年,在職的公司,也提倡男女平等。如果員工們,不論男女,感覺被性別歧視,都可以到人士部告發。
當然,這也可以是一把雙刃劍。
上司、同僚以及外頭的客戶在工作上,不會因為你是女生而不重視你;但同樣的,他們也不會因為你是女生,就特別關照。我們常調侃說,這裡很多公司在工作上都是「六親不認」的: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在新加坡中央商業區上班的職業婦女。(海峽時報)身為一名現代女性,我們家庭和事業都要兼顧。我們同時擁有多重不同身份,我們可以是女兒、母親、妻子、上司、下屬、姐妹、女友等等。
不管是什麼身份,我們只會越過越好,繼續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
很難想像,如果我早30年出世,日子會怎麼過。
生活在那種絕對沒有現在的自由話語權和決定權的日子,一定很委屈、很卑微。
感謝我們的女英雄先輩們為女性爭取平等,讓我們得以受到現在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