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成本問題等 給伊蚊絕育計劃推廣帶來挑戰

2023-03-11

伊蚊絕育計劃在試驗期間,成功降低骨痛熱症病例,而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伊蚊數量近年來也翻了一倍多。不過人力資源和成本問題等給這項計劃的推廣帶來不少挑戰。

這些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幼蟲,能夠協助抑制伊蚊數量。為了更有效對抗骨痛熱症,國家環境局加大產量,如今每周可培育500萬隻蚊子。在科技的幫助下,一些步驟例如區分雌性和雄性蚊子已開始自動化,不過仍有一些部分需要人力操作。

國家環境局高級研究員鄧璐說:「仍處於水裡的蛹,我們會使用機器將它們分配到絲網上,隨後會需要人力操作把蓋子蓋上,並將蚊子放入箱子中再轉移到戶外。」

當局會在不同地區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雌性蚊子同這些雄性蚊子交配後所產下的卵將不會孵化,以達到壓制伊蚊數量的目標。

環境衛生學院院長黃麗菁表示:「不同地方的效果都不一樣。有些地方數量下降得非常快,有些地方減少數量則更具挑戰性。這可能是因為區域的生態環境,不過也可能受當地居民的行為影響。 」

當局表示將繼續調整沃爾巴克氏菌科技,再決定接下來在什麼地點推行計劃。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Cariflex投資逾4.6億元我國設廠 創80個技術崗位
  • 比亞迪今年頭四個月首次超越豐田 成為本地銷量冠軍
  • 國家公園局正調查義順和榜鵝社區貓遭虐待致死事件
  • 騷擾酷航乘客襲擊機組人員 醉漢被判監
  • 涉嫌武吉知馬私宅連環破門盜竊 三被告回現場重組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