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成文娟被发现死在了一栋公寓的楼下。经警方调查,排除了他杀可能,并推断她很可能是发现被骗而自杀。但法院并未公开更多细节。
2022年3月24日,林志伟因假冒ICA官员行骗,最终导致受害者自杀身亡,被法庭审判,获刑23周监禁和6500新币罚款。
被骗子洗脑,自己绑架自己
2021年,一名18岁中国留学生接到了自称新加坡卫生部人员的电话,随后电话就被转接到了两名自称中国公安的诈骗分子那里。
骗子称,青年名下的一个银行账户涉嫌用作洗钱,只有将35万新币的“保释金”转入他们的银行账户,才可以免除罪责。
在交谈的过程中,骗子向青年出示了多份伪造的文件与证件,来骗取他的信任。
(图源:新加坡警察部队)
由于担心自己真的惹上了麻烦,青年便乖乖听从了骗子的指示。骗子先是交给了青年一个装有100新币现金和一部手机的信封,再让他暂时住在安排好的房间中。他们也交代青年,千万不能将此事透露出去,包括自己的亲人。
(图源:新加坡警察部队)
在支付了巨额“保释金”后,骗子依旧没有善罢甘休。他们紧接着指示青年,让他自己拍摄了一段双手背在身后的视频,以进一步“协助调查”。此后,诈骗分子将这段视频发给青年的父母,谎称他们的孩子遭到绑架,企图骗他们支付高额赎金。
(图源:新加坡警察部队)
青年的父母在收到“绑架视频”后,马上报警,新加坡警方立刻展开搜查,很快找到了视频中的青年,所幸他毫发无损。
酒水骗局订上中餐馆老板
新加坡眼曾接到一位在牛车水做餐饮生意的C老板私信。
C老板说,对方打电话给他,要求订十几桌的套餐,消费特别高。当时他一听就心动了。不过,对方指定了套餐中的红酒品牌,还提供了供货商的联系方式,要C老板去买。
C老板和供货商接洽进货时,他一看,红酒不仅单价很高,而且供货商要求先付款才送货,如果全部订下,光酒钱,他就要向供货商预付3-4万新元。最后,C老板就没接这单生意。
除了这样的电话,C老板说,“后来还有陆续接到电话,说要订几十个人的餐,连续订七天,有的说是堂食,有的是外卖。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是空号,只能WhatsApp联系。”
后来,C老板问了同行,才知道有类似经历的不止他一个,接到这类诈骗电话的同行大多是在牛车水、武吉士中餐馆密集的地方,还有游客比较多的驳船码头。
中新联手宣讲如何反诈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人到新加坡工作、生活和求学,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因为涉世未深,在接到诈骗电话时往往不知如何分辨和处理,往往是容易被诈骗案盯上的群体。
新加坡眼一网友回想起自己曾经的遭遇,真的是细思极恐!骗子不仅有她的手机号、航班信息,还有银行卡。
网友还调侃,真正的警察才没有那么热情,有时间跟你聊天。
还有一些网友遇到骗子,立马能识别出来,还故意“打扰”他们的工作时间。
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加坡一共接获1.4万起诈骗案,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3.9%,涉案金额高达2.278亿新币!这当中,电信诈骗案件尤为常见。
去年11月18日,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侨处、教育处与新加坡警察部队反诈骗中心就联合进入新加坡大学校园,向中国留学生宣介防电诈知识。
新加坡警察部队反诈骗中心的警官们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宣讲,提醒同学们提高警惕,牢记防电诈常识。
警官说,受害者会先收到自称为卫生部等政府机构的来电。电话随后会被转给其他几方,最后转到自称是来自中国司法调查司的人。
诈骗者会告知受害者,他们涉嫌在中国非法开设银行账户和洗钱等罪行,并要求受害者通过电话提供个人信息。随后,受害者也会收到一部手机和一些带有新加坡警察部队(SPF)等政府机构标志的伪造文件。
另外,受害者还会被要求向诈骗者提供银行账户登录信息、Singpass登录信息和一次性密码(One-Time Password, OTP)。只有当受害者发现银行账户有未经授权的交易时,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