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轉型大環境下為何堅持收現金?受訪小販:技術問題和擔心受騙

2023-03-13

我國社會漸漸步入無現金「掃碼時代」,政府也大力推動攤販數碼轉型,但是本地一些攤販仍堅持只接受現金,而不會解決技術問題和遇到不誠實的顧客是其中的原因。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自從前官委議員鄭恩里上個月通過社交媒體Facebook發帖文,指中央商業區的一些攤販只接受現金,並批評他們的行為「落後」,有攤販只收取現金的課題近期又受到關注。

受訪攤販透露,收到的款項數目不對、繁忙時段付現金更快以及對科技缺乏了解是一些攤販不願意接受電子付款的原因。

攤販擔心被騙 其中華貿商場食閣(China Square Food Centre)其中一個飲料攤自2022年5月9日起只接受現金付款,不再接受PayNow電子轉帳。

飲料檔一名員工表示,曾經有顧客使用電子付款後,不願意讓他們看交易頁面,確認交易,讓他們不確定對方是否已經付款。此外,在繁忙時段,收現金會比等待電子付款通過來得快。

位於中央商業區的廈門街熟食中心(Amoy Street Food Centre)的牆上雖然貼上告示稱這是一個「無現金」熟食中心,但記者也發現少數隻接受現金的攤位。

其中一個就是賣雞飯的84歲Tuan Ngap Eng女士。她表示,自己雖然聽過電子付款模式,但是擔心使用科技遇到麻煩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可以找誰幫忙。

「我聽說一些顧客會騙攤販,假裝讓攤販看一些之前付款的截圖,欺騙攤販已經付款了。」

61歲的粿汁攤販Quek Siak Kang則表示,自己對電子付款模式並不熟悉,他的電話主要是用來聯絡他人。

這兩名攤販皆表示,他們都是獨自經營攤位,沒有人能協助他們使用數碼交易。

Makansutra 食物指南的創辦人司徒國輝KF Seetoh指出,許多攤販都擔心自己會被騙。

「較年長的攤販不太相信數碼系統,因為媒體經常都會報道詐騙案件。因此,他們還是比較習慣使用現金。」

他補充,小販中心的攤販不可能在使用數碼平台的情況下保持低價格,「他們的利潤已經很微薄了,還能承受多少損失?」

電子付款系統需改進 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小販部主席劉福記表示, 受到攤販的類似反饋,例如網絡問題導致無法使用電子轉帳、有些電子轉帳數天後才顯現。

「一些交易可能需要兩、三天才會顯示,所以我沒有辦法查看我當天賺了多少錢。」

此外,劉福記也擔心交易費用會削減利潤,因為政府對小販電子支付費用的資助將在今年底結束。

劉福記說,正與有關當局和NETS討論如何使系統更完善。他也表示,隨著年輕一代更多使用電子支付方式,只收現金將導致這些年輕顧客流失。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徐芳達: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保護主義抬頭 我國須努力適應新常態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料今年亞太區整體經濟增長從原本的3.3%下調到2.6%
  • 今年4月 一到三房式組屋住戶用水量同比下滑7%到10%
  • 專家:黑白洋房可發展成多代同堂和年長者共享空間
  • 共4300名乘客在增強版靈活行程規劃計劃 改搭指定公交或調整通勤時間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