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严峻,我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还是继续待在这?”

2021-12-22     于晏     20365

编者按:新加坡的疫情又有反扑的趋势了,早在一个月前新增病例居高不下的时候,部分在狮城工作或读书的中国人都萌生回中国的念头。一位名叫“罗薇儿”的网友就在《新加坡眼》APP的茶馆上询问,是否应该将孩子送回中国读书。

以下为网友原文:

疫情已经两年了,我们一家人一直无法团聚。分离两国的我们都十分思念对方,非常着急想要重聚,但疫情却一直看不到好转。在国内的家人们认为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所以就着急地想让我带着小孩回国,我的内心也动摇了。小孩天天去学校接触同学老师,也让人担惊受怕,使我几近崩溃、陷入焦虑中。

有没有同样感受的家长朋友们来讲讲,是回去读书到了初中再回来读,还是一直留在中国读书比较好呢?

网友们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纷纷展开热烈的讨论。

由于新加坡教育系统与中国的大不相同,因此网友们自动分为两个“阵营”,为罗薇儿分析回中国和留在新加坡读书的利弊。

支持留在新加坡读书的网友大多表示,新加坡教育环境较好,比较注重孩子学业、兴趣全面发展:

“新加坡疫情严峻,我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还是继续待在这?”

“我家孩子新加坡幼儿园毕业后回国读的小一,北京二环的公立小学,初一又回到这里读!我算是有发言权吗?要我劝楼主的话,我跟你说一句:三思而后行!如果可以,千万别回去读!教书育人,不能看你学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小学时的成绩是有欺骗性的!填鸭式的教学最后孩子失去的是独立思考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大环境的区别,现在国内啥情况,国内孩子们之间啥情况,师生之间啥情况,可能很多人很久没回去了,把它想的太美好了!反正孩子是你自己的,时间也是不可倒流的,我们就看事实就行,就现在还有大把的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出去,连病毒都不怕了!还有啥比病毒更可怕的?”

“各个教育文化不一样吧,有些人比较喜欢成绩教育,有些人喜欢兴趣创意教育。至少现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无可厚非是后者。”

“我一向来都赞成小学在中国上(同时把英文学好),中学会来新加坡上。

看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案例,学生在国内小学基础打得好,来这里有优势。而新加坡中学的选科灵活性比较大,因材施教、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科,学校环境又多元化 - 不同种族、国家、语言的同学都有,学校也要求学生参与不同的课外活动、校外训练,得到全面发展。”

“最头大是背诵课文,还不是什么经典诗词、文章,往往就是普通现代作者的文章。大段大段背诵。简直拿孩子脑子当硬盘。”

“中国教育的确不错,真的。不过好多大老板以及高官都爱把孩子往国外送,比如新加坡就有很多中国土豪一年花3万新币(小学)就是为了让他们能有更好的国际化接触以及更高的教育水准。

等等…我刚才不是说中国的教育很好么?恩,论考试的确没法比,不过考试已经不是新时代教育的重点了。99%尖端科技来自西方国家是有原因的…”

也有网友建议罗薇儿慎行,不能为了一时的团聚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新加坡疫情严峻,我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还是继续待在这?”

“大家都忽略了 毕业后的就业 坡的就业环境宽松多了,大学不行走大专,再不济进ITE 技术学院。出来找份工养活自己还是可以的。国内的毕业既失业的太多了,多少人竞争一个职位。

亲身体验,中间回去一年,在国内投简历,轻松松一两千人投一个职位。换了在坡,几十个,上百个算多了。”

“如果认定中国教育方式可以立即回去,如果只因为新加坡疫情回去的话,就要做好计划,假如明年底中国疫苗接种率达到85%以后也逐渐放开呢?你是坚持还是再回来呢?孩子能在两种教育模式下游刃有余吗?”

“当然,初中以后见仁见智,建议要是回国,要加强英语,初中后回来,那个时候O level已经被其他考试取代,A level只要考几科,比高考强度低不少,而且好考,要去欧美上学也更省心省力。 ”

另一边,支持回中国读书的网友认为,中国的教育,各方面逐渐比新加坡好了。

也有些网友分享了自己孩子在中国读书的经历:

“新加坡疫情严峻,我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还是继续待在这?”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小学的教育,特别是在上海,各方面已经比新加坡好了。之前英国教育体系就此做过比较,如果你孩子是回中国的发达城市,比如北上广去读小学,我也很支持。同样的小学6年级,国内小学教育出来的,基础扎实,学科竞争力强,知识面广,常识也知道的更多。”

“有政策出来了!作业少了补习班被抄了!再说了,有利就有弊。中国孩子虽然累、苦,但比新加坡孩子优秀啊!比赛拿奖的有多少新加坡孩子?有中国留学生的学校,排名靠前的哪个不是中国学生?国内随便拉一个出来哪个不比同级新加坡学生强!所以说有利也有弊!”

“国内学生成绩一点不比国外差,国外唯一优越的是环境的多元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