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新加坡移民的老問題,不但今天仍面對,一百年後還要面對

2023-03-20

一百年前,新加坡華人「僑生派」與「唐山派」由於理念分歧導致公開的紛爭。所謂「僑生派」,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而「唐山派」則是從中國初來乍到的新移民。

一百年後的今天,過了四五代人的時間,當年的「僑生派」和「唐山派」早已融合成了現在的「本地人」,不分彼此。但是,隨著新一代移民的到來,「本地人」和「新移民/外地人」的差異仍不斷出現。可以預見,今天的「新移民」,再過三四十年,在充分融合併且成為「本地人」之後,說不定與將來的「新新移民」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融合問題。

這本來就是人性。

日前,在新加坡武裝部隊軍官結業典禮上,副總指揮的身影成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Haniel少尉的父母為他別上少尉肩章。

圖源:Pioneer

19歲的Haniel少尉,是來自非洲坦尚尼亞的第二代移民,也是新加坡史上的第一個非洲裔軍官。

移民課題一直是新加坡既敏感,又躲不開的課題。

既然躲不開,還不如大大方方討論。

首先,我們談談為什麼新加坡需要引進移民。

新加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是不存在新移民課題的,因為那時的問題不是人口太少,而是人滿為患,哪裡還敢要引進移民?

實際上,新加坡的人口策略很明顯的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嬰兒潮」。在1955年至1960年,新加坡每1000人口就有35.4個嬰兒出生;到了1965年至1970年,則是19.7個。

六十年代的新加坡,人口增速堪稱世界之最。1962年,新加坡平均每天有超過1000個嬰兒出世;1965年,竹腳婦幼醫院平均每11分鐘有個嬰兒出世;1966年,該醫院接生了3萬9835個嬰兒,從而贏得健力士世界記錄,成為「本年度接生嬰兒最多的醫院」,而且在往後的九年維持了榜首的位置!

在那個年代,由於接生的嬰兒太多,一般順產的新媽媽和嬰兒都在24小時內出院回家。

在六十年代,新加坡經濟百廢待興,面對失業和貧窮、糧食和住房短缺。為了遏制人口增長,到了1972年,新加坡政府出台人口政策,主張「生兒或生女,兩個就夠了」,並且通過具體的措施,鼓勵人們減少生育。

新加坡的人口政策異常成功,短短几年內,出生率大幅度下跌。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加坡進入經濟和社會的高速騰飛期間,人民收入大幅提高,婦女受教育水平也大幅提高。與此同時,出生率持續下跌。在1980年至1985年這五年期間,每1000人口只有12.2個嬰兒出生。

經濟高度發達、婦女教育程度高、高度城市化,這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人們愈加不願生育,這是所有發達城市的痛苦經歷,新加坡也不例外。1983年,李光耀在國慶群眾大會上明確說:「我們不可能要求(婦女)一方面在外當醫生、當工程師,有繁重的工作,而另一方面還能生養一大家子孩子。」

政府此時發現嚴重問題。1986年,新加坡人口出生率降至1.42,遠遠低於人口代替水平的2.13。同年,成立了20年的家庭計劃及人口局完成了歷史使命而關閉。

1987年,新加坡人口政策急轉彎,開始鼓勵生育。人口口號從「生兒或生女,兩個就夠了」改為「如果你有能力,就生三個或更多」。同時,推出各種鼓勵生育的硬政策。

鼓勵生育的政策和措施一再推出,包括給家長送現金,但人們不肯生育就是不肯生育,政策始終鬥不過人性。到了1995年至2000年,每1000人口只有9.7個嬰兒,僅有40年前的四分之一!

世界各國大城市的本土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幾乎是無可扭轉的趨勢。

人們不願生,但是國家建設需要資金和人力資源,怎麼辦?

一個辦法就是增加賦稅。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企業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新加坡在全球範圍內都算是低的。即便消費稅增高,但增幅肯定抵不上人口的降幅。

換句話說,本土人口繼續萎縮,稅收肯定也下降,要怎麼才能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充當國家建設?怎麼才能保證有足夠的人口體量來支撐國家發展?

一個明顯的解決辦法就是,既然本地人不生,那就引進外來移民。

於是,從九十年代開始,新加坡大量引進外來移民。

從2010年開始,儘管每年發放永久居民權從近六萬人降至三萬人左右,但每年獲取公民權的人數基本維持在兩萬人以上,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間,2020年、2021年也各自有2萬1000多人入籍新加坡。

當然,由於新加坡本地人華族和印度族生育率低於平均值,為了保持新加坡人口的種族結構,移民主要仍是華人和印度人組成。

不過,除了華人、印度人移民,也有一些非傳統地區移民也進入新加坡。

前文所說的Haniel少尉全家就是個例子。

Haniel在家裡排行老三,同輩一共四個。早在1990年,他父母就從坦尚尼亞移民到新加坡。

他哥哥也在新加坡服兵役,而且還是新加坡海軍潛水部隊的第一個非洲裔潛水兵。

Haniel畢業於名校萊佛士書院。他嚮往軍旅生活,於是簽約成為正規軍,並在獲得陸軍少尉軍銜之後,申請加入精銳的精衛兵部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圖源:新加坡陸軍)

(圖源:Pioneer)

話說回來,Haniel是第二代移民,他自己就在新加坡土生土長,所以,並不算是新移民。他的生活習慣、社交圈子、語言習慣都是地道的「本土風味」,連最愛吃的東西都是叉燒飯和「辣死你媽」馬來椰漿飯。

當然,他母親親手做的坦尚尼亞燴飯(pilau)也是他的最愛之一。

在新加坡的職業軍官當中,新移民並不少見。有些還擔任敏感的特種崗位。例如南洋理工大學吳偉教授的公子,不但是突擊隊上尉,而且還是特別行動部隊的軍官。這個部隊就連它的存在都屬於高度機密,一直到前幾年政府才予以公布。

(圖源:NTU吳偉)

其實,新移民在新加坡一直是股很重要的生力軍。別說在軍中和體育界如馮天薇、於夢雨等名人,即便在政府高層,也有第一代移民。

(圖源:於夢雨FB)

例如交通與通訊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就是在馬來西亞出生。2008年,普傑立36歲時入籍新加坡,三年後,2011年他代表人民行動黨在大選中出征,以64.79%得票率贏得國會議席。又五年後,他出任教育部政務部長。又兩年後,2017年,升任高級政務部長,離一把手部長僅一步之遙,此時離他入籍不到十年時間。

(圖源:普傑立FB)

新加坡建國初期的部長就更別說了,內閣的半數都是新移民,尤其是從馬來西亞南下的移民。

但是,對許多第一代移民,融合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情感。

往往,由於原生地的各種習慣、價值觀與新加坡不同,甚至有時格格不入,一些新移民與本地社會的融合問題,尤為突出。例如華人移民,雖然基本與新加坡本土華族同文同種,但是,不同的社會成長經驗,使本土華社和中國大陸新移民之間,潛藏著「我們」和「他們」的社群界線。

許多人以為「本地人」和「新移民」如何互相融合、如何融洽相處是新時代的新課題,實際上,這個課題老早老早就存在。

新加坡的《金門會館史略》中記錄了一段「僑生派」與「唐山派」由於理念分歧導致猜忌,後來甚至公開激烈辯論的歷史。所謂「僑生派」,就是在新加坡本地出生長大的本地人,而「唐山派」就是初來乍到的新移民。

1928年,濟南慘案發生後,新加坡華社一方面抵制日貨,另一方面組織籌款,救濟山東同胞。當時,新加坡金門會館的許多僑領,以個人名義捐獻,但金門會館並沒有以會館的名義捐款。這主要是因為金門會館章程規定,會館公款只允許用於資助本地公益事業。這條規定導致金門會館的僑生派與唐山派起爭執。唐山派要求召開特別大會,修改章程,允許會館捐款資助海外公益。

在1929年2月3日的特別大會上,僑生派與唐山派進行辯論。僑生派認為,金門會館的僑領已經以個人名義捐獻,當年世道平淡,會館收入極為不易,公款不應隨意花掉。在經過一番激烈辯論後,大會通過投票表決修改章程一事,結果以52票對2票通過,決議修改章程,可以對海外進行公益捐款。特別大會以唐山派的勝利告終。

這件事發生在幾乎一百年前的1929年。時間過了一百年,人間的代際也過了至少三四代,當年的「僑生派」和「唐山派」早已融合成了現在的新加坡「本地人」,理念一致,不分彼此。但是,隨著九十年代開始的新一代移民的到來,「本地人」和「新移民/外地人」又出現了差異。我們可以預見,今天的「新移民」,將來過了三四十年,充分融合併且成為「新本地人」之後,說不定與將來的「新新移民」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融合問題。這就是人性,再也自然不過。人性是永遠繞不開的,只能一代代人去努力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融合。

初來乍到,有些新移民是投資移民,雄踞南洋;而大部分其他新移民面對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的經濟壓力,努力爭取本土同事、同學的接納和認可的精神壓力。

有些時候,面對外來競爭,本地人對新移民不免發出「為何來搶我飯碗」的抱怨,而心生排擠之意。面對新移民的競爭,身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我經常說,如果引進的新移民比我還不如,我還要他們做什麼?難道引進的新移民不如我,我反而覺得高興?

另一方面,本地人存在一些情緒,有時確實也事出有因。有些新移民在社會上作出驕人的成就,或是孩子名列前茅,或有意或無意流露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其實並不明智。新加坡天府會創會秘書長楊建偉教授不斷主張,「為人低調,做事謙卑,做好自己」,自有一番道理。

要知道,新移民本來就是經過層層篩選才納入本地的。引入新移民,就是為了帶動、引領本地社會、經濟、人文的發展,而不是為了給本地墊底。新移民到了本地之後,獲得比一般本地人優秀的成績或成就,不但是在情理之中,甚至是理所當然的。

我始終認為,我們不應講新移民「融入」,而要講本地人和新移民的融合。「融入」是單方面的,「融合」是互相的。本地人與新移民,必須互相融合。

為了觀察、分析華人新移民的心理路程,新加坡李氏總會特意邀請了紮根獅城多年的華人新移民作家,請他們談談自己如何觀察腳下這片土地?如何通過文學書寫記錄自己的思想成長和情感變化的心路歷程?

《新加坡眼》也會通過微信、Facebook、Youtube直播,與大家分享這個難得的座談會。

《新移民在獅城的融合紮根及文學書寫》

新加坡李氏總會文化沙龍系列講座(六)

日期:3月25日(星期六)

時間:230pm至430pm

地點:李氏總會三樓多元活動中心

地址:363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8994

主講嘉賓:王嬿青(前電視主持人)、章良我(本名張連國,退休工程師)、周昊(投資諮詢顧問)

報名連結:https://leeclan.singchen.com/register/create/25

報名電話:張秘書(李氏總會),電話:62967388

請在備註處註明:

1.會員或非會員

2.新移民講座,新加坡眼

3.請寫明本次報名人員的中英文姓名

—END —


相关文章

  • 新加坡Sephora助理經理向承包商受賄,被判罰款7萬新幣!
  • 活龜鱉博物館訪客少收入減 館方:可能撐不到幾個月
  • 超過40%年長國人不打算接種冠病疫苗追加劑
  • 本打算70歲前「退休」 李總理交棒計劃因疫情延後
  • 東南亞開啟「燒烤模式」:菲律賓破53℃高溫紀錄、泰國皮皮島水庫乾涸…
  • 當海淀、順義學區房都失去意義,北京的父母們還卷什麼?
  • 新傳媒CNA開始通過英國最大電視頻道Freeview播放
  • 端盤子、送外賣、80歲不退休!這就是新加坡的老人的真實生活?!
  • 李總理:新印深厚關係 對我國和區域繁榮穩定具重要意義
  • 可可價格飛漲 本地巧克力店提供體驗式服務賺額外收入
  • 無照售賣非法進口肉類品 越式迷你超市被罰7500元
  • 調查:約八成企業認為生成式AI將成職場上重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