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銀行(UBS)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宣布出爐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3月20日發布聲明說,瑞信會繼續在新加坡運作,不受干擾或限制。瑞信的顧客可繼續進入他們的帳戶,瑞信和交易對手的合約也仍然生效。
新加坡金管局3月20日發布聲明說,瑞信的顧客可繼續進入他們的帳戶,瑞信和交易對手的合約也仍然生效。(路透社)
金管局說:「這項收購預計不會對新加坡銀行系統的穩定有影響。
金管局指出,瑞信和瑞銀在新加坡的主要業務是私人銀行和投資銀行,它們不為零售客戶提供服務。除了銀行業務,瑞信也通過其他有執照的新加坡個體提供金融服務,這包括瑞信證券(新加坡)(Credit Suisse Securities (Singapore))和瑞信信託(Credit Suisse Trust)。目前這些個體會繼續運作。
金管局表示會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瑞信和瑞銀密切接觸,使得收購有序進行,包括任何對就業的影響。
金管局會繼續密切關注新加坡金融系統和全球發展,隨時準備好通過一系列渠道提供流動性,確保新加坡金融系統保持穩定,金融市場有序運作。
3月20日較早前,在瑞士政府的牽線搭橋之下,瑞銀宣布以30億瑞郎(約43.4億新元)收購瑞信,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虧損。
瑞銀同意以30億瑞郎收購瑞信
為防止信心危機威脅到全球金融市場,在瑞士政府的牽線搭橋之下,瑞銀集團同意以30億瑞郎(約43.4億新元)收購競爭對手瑞信集團,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虧損。
瑞信董事會主席萊曼(左)和瑞銀董事會主席凱萊赫(右)19日在伯爾尼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瑞銀收購瑞信的計劃。(路透社)
綜合路透社和彭博社報道,瑞銀(UBS)3月19日與瑞信(Credit Swisse)達成的這樁歷史性併購交易,將以全股票方式進行,總對價約32.5億美元,不到瑞信上周五74億瑞郎市值的一半。
瑞士央行將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援助;同時,瑞士政府將為瑞銀接管瑞信資產的潛在損失提供90億瑞郎的擔保。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說,價值約160億瑞郎的瑞信債券將被完全減記,以確保私人投資者幫助分擔損失。
瑞銀董事會主席凱萊赫(Colm Kelleher)3月19日在伯爾尼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瑞銀希望保留瑞信的瑞士分部,「這是一項很好的資產,我們非常有決心保留它,希望它像瑞信那樣高效地為他們的顧客和客戶提供服務。」
同時,瑞銀將收縮瑞信近年來持續虧損的投資銀行業務,並保留瑞信旗下表現較好的瑞士全能銀行(Swiss Universal Bank)。
凱萊赫說:「讓我說得更具體一點,瑞銀打算縮減瑞信的投資銀行業務,使瑞信與我們保守的風險文化相一致。」
歐洲央行認為瑞士出手救瑞信,對恢復金融市場平靜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它仍準備在須要時通過貸款支持歐元區銀行。
英國央行對瑞士當局穩定金融市場的舉措表示歡迎,並強調英國銀行體系「資本充足,資金充足,保持安全和穩健。」
高臨諮詢(Third Bridge)倫敦分析師喬治說,瑞銀收購瑞信對歐洲銀行業來說,是2008年以來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之一,「它不僅會改變歐洲銀行業的進程,還會更廣泛地改變財富管理行業的進程。」
金融管理諮詢公司OPIMAS總裁馬倫齊則說:「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被打破——現在它將被視為金融香蕉共和國。瑞信的崩潰將對其他瑞士金融機構產生嚴重影響。這個國家素以財務管理嚴謹、監督管理健全見稱,投資方面坦白說略顯沉悶乏味,這一切已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