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以來,新加坡人力部共接到約850個裁員通知,其中約25%來自資訊與通信領域。
約75%的公司準時在向員工發出裁員通知後的五天內,向人力部呈報。(檔案照片)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3月20日書面答覆淡濱尼集選區議員朱倍慶的詢問時,透露上述數據。他說,約75%的公司準時在向員工發出裁員通知後的五天內,向人力部呈報。
人力部在2017年1月實施「裁員強制通知」規定,要求在六個月之內裁退至少五名員工的僱主,在向員工發出裁員通知的五天內,得向人力部呈報。這是為確保受影響的員工能及時得到援助。沒有準時呈報的公司會接到警告信。
陳詩龍說,在遲呈報的公司中,約65%是在裁員行動進行前通知人力部。這讓勞動力發展局和就業與技能培訓中心,有機會向受影響員工伸出援手。
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許多科技企業開始削減成本,因此引發新一波的裁員。多家大型科技企業都在同一時候宣布將在全球大幅度裁員,其中包括亞馬遜、Meta、微軟、谷歌等。
根據《2022年勞動市場報告》,新加坡2022年下半年有890名資訊通信業員工被裁。
冬海集團李小冬日前給員工寫信|信里說了什麼?
與多年積極向全球擴張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冬海集團這陣子連續關閉在印度以及一些歐洲和拉丁美洲市場的業務,以削減成本並實現正現金流。(路透社)
冬海集團(Sea Limited)(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E)
在美國上市的新加坡科技公司冬海集團的首席執行長兼創始人李小冬,在給員工的內部文件中說,冬海集團已經做出了實現長期盈利所需要的改變了。在數個月的大幅裁員行動後,李小冬也向仍在冬海的員工保證,集團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
冬海集團在3月初前宣布首次實現季度凈利。根據彭博社的報道,李小冬最近在他致給員工的700字信件中說,冬海是在做出了痛苦的決定後,才可迅速適應新的營業環境,改善效率並擁有更穩定的業務基礎。
李小冬說:「我要向你們保證,假設我們的外部環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我們的大規模變革算是已經完成。我們預計集團不會再有進一步的重大變化。」
他也警告說:「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本季度的業績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趨勢的開始,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
冬海集團是東南亞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曾是全球表現最佳的股票之一。但自2021年10月達到峰值以來,該集團的市值就因為盈利前景不明朗,而一路蒸發了約1600億美元。
最近幾個月里,該集團裁員數千人、凍結工資,同時也削減超過7億美元的季度銷售和營銷開支,就是希望能夠找回集團的盈利能力。在3月里,它在印度尼西亞的電子商務部,也就是印尼的蝦皮(Shopee)就裁了約500名員工。
與多年積極向全球擴張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冬海集團這陣子連續關閉了在印度以及一些歐洲和拉丁美洲市場的業務,以削減成本並實現正現金流。
李小冬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經歷如此嚴重的危機。在這場危機的早期階段,我們採取了果斷的決定,我們的行動比同行的大多數人快得多。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它讓我們今天能夠處在更有利的地位。」
在Tipranks的12名分析師似乎也相當看好冬海股價今後的走勢。在12名分析師中,有11名給予該股「買進」評級,一名給予「持守」評級,一年期限平均目標價是102.6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