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星洲網》今天(22日)報道,雪蘭莪州重災區太子園柏多曼(Pedoman)災民池保倫也控訴政府機構救援機制存在深入災區馳援不力的問題,反而是設備簡陋和人員不充足的民間救援義工,極盡所能救出被困民眾。
災民:官方救援隊不如義工 池保倫一家六人被義工船隻救出後,向官方救援隊尋求救助家園附近被困的另外一家七口但碰壁。「我們向軍人求助,幾艘船十多人在那裡,他們說要休息,叫我們找NADMA(國家災難管理機構);NADMA說安排不到,叫我們找BOMBA(消防及拯救隊);BOMBA說要去Counter(臨時救災行動室)報案等安排;最後找義工,把被困的七人救出來了!」
也有馬國網民也指責前線救災人員只會服從命令,不懂得變通,「見死不救」。有災民受困於洪水中,而坐船經過的消防員拒絕提供救生衣,也拒絕了他想順道搭船的請求,理由竟然是「沒有接到上頭指示,不能沿途救人」。
一些網民認為,救援人員應在災區隨處施援協助任何有需要者,不必區分負責區域。「他們是來救人的,不是袖手看人溺水。那時水深八尺,他們坐著船來但卻一無用處。一名女孩掉進水裡,洪水也淹上了二樓,沒有人去救她。他們到底來這裡做什麼?」
「只有印尼人來救我們」 《星洲網》今天(22日)也報道,烏魯冷岳的一名婦女當面向企業發展及合作社部長諾奧馬抱怨,她向消防和救援部隊及其他單位求助均無果,最後是三名印尼人划船到水災現場營救,從午夜一直到凌晨4點半甚至5點半,才救出了被困在自家屋頂上的孩童。
她說:「是印尼人幫了我們,但當時的政府機構在哪裡?為什麼政府機關要等到水退了才來。當情況危急並且水已經到達屋頂時,沒有任何政府機構來幫助我們。」
災民這邊叫苦不迭,救援人員另一邊也感到委屈。消拯員瑪爾艾瑪昨天(21日)在Facebook頁面貼出長文,敘述了消拯員全心投入救災工作,身心俱疲時沒等來災民的一句感謝,反而被頤指氣使和指責謾罵的無奈和難過。
瑪爾艾瑪反駁網民對前線人員的無理攻擊,直言他們並不是災民的私人司機或送餐員,可以任意差遣。「一個救援隊得回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求救電話,因此必須在衡量能力與災情後,當下決定救援先後次序。問題是,當洪水漫進你家裡時,你又在做什麼?……是不是救災人員活該當你的奴才來伺候你,還要聽你的指示行事?」
首相巡災區沒下車被吐槽 在這同時,根據《中國報》前天(20日)報道,馬國首相依斯邁巡視災區時沒有下車慰問災民,僅打開車窗與災民互動,被網民吐槽沒有誠意,嗆說「到底是巡視災區,或只是作秀?」
另一方面,馬國國家元首阿都拉穿著皮鞋、雙腳泡在水裡走入災區的舉動則獲得了民眾好感。網民指出,二人行為形成強烈對比。
也有部長同樣被評作秀多過賑災,根據《中國報》昨天(21日)報道,馬國民主聯合陣線(MUDA)創辦人之一馬登納依透露,一行人前往莎阿南太子園臨時救災中心支援,但因為要等待「部長」蒞臨,導致賑災工作延誤了逾一小時,而大人物離開後,他們和一名醫生依然被拒之門外。「為什麼要這樣為難來幫忙的人。」
馬國行動黨泗岩沫區國會議員楊橋雙也質疑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長斯里麗娜哈倫前去太子園巡視時,一人乘搭一艘船,浪費救災空間。
蘋果欲捐款 網民:別捐給政府 在這同時,美國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昨天(21日)發布推文表示將援助菲律賓和馬國賑災。馬國網民感謝之餘紛紛列出非政府組織的聯繫方式,呼籲庫克直接將善款交給非政府組織,直言:「別捐給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