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曾打卡的新加坡「貴賓樓」在哪裡?「蝙蝠」型組屋你見過嗎?

2023-03-26

從設計新穎的「蝙蝠」形組屋,到國內外政要曾到訪的Y形「貴賓樓」,新加坡大巴窯早年的組屋各具特色。大巴窯歷史走道更新後,新增三條主題路線,其中一條就帶公眾探究區內舊式組屋的故事。

大巴窯歷史走道是文物局2014年推出的第11條歷史走道。國家文物局3月23日公布這條歷史走道的更新詳情,包括地標將增至29個,其中10個設置圖文並茂的展示牌,介紹歷史背景。

三條新增路線分別以「組屋與公共空間」「宗教與信仰」,以及「社區與鄰里」為主題,帶公眾發掘這一市鎮鮮為人知的故事。

大巴窯鎮是首個完全由建屋發展局設計和發展的市鎮,成為當時不同建築風格、組屋特徵和社區設施的實驗平台。

大巴窯市鎮公園的瞭望塔曾是熱門休閒場所,目前不對外開放。(葉振忠攝)

其中,大巴窯5巷第53座組屋是曾經接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還有其他重要人物的「貴賓樓」(VIP Block),也是這次新增展示牌的新地標之一。這棟19層樓高的組屋1967年完工,成為當時大巴窯最高的建築。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72年到訪新加坡時,曾到大巴窯社區去做家訪,引來了不少公眾圍觀,大家都想親眼目睹英女王的風采。(檔案照)

鄧美鳳(86歲)居住在「貴賓樓」已有56年,是這座組屋的首批住戶。她受訪時憶述當年有很多知名人物前來參觀,例如1972年英女王到訪時,正在廚房做飯的她,飯也不煮了,跑出來看熱鬧。她也說,這裡交通和設施方便,雖然孩子都已結婚搬家,還是不捨得搬走。

新增的組屋主題路線還介紹區內一些外觀設計特殊的組屋。貴賓樓就是少見的Y形組屋設計。沿著路線能看到更多造型獨特的組屋,如蝙蝠形的大巴窯2巷第116座組屋,以及最長半圓形組屋之一的大巴窯1巷第157座組屋。

主題路線的設計引領公眾順道參觀其他主題的歷史走道地標,例如貴賓樓旁邊就是今年建廟81年的大芭窯修德善堂。

說到大巴窯,相信很多人都就會想到著名的大巴窯6巷龍頭遊樂場,這個對很多區內居民來說,是充滿童年回憶的場所,現在也成為歷史走道中設置展示牌的地標之一。

幼時在大巴窯長大的文史研究者林堅源說:「這類遊樂場就像是組屋區的標誌。這裡(6巷)是大巴窯的主要路口之一,這個鮮艷亮眼的橙色龍頭就好像在迎接大家。」

橙色龍頭(葉振忠攝)

文物局:將更新宏茂橋等更多歷史走道

文物局副局長(政策與社區)陳子宇說,更新歷史走道的過程中,文物局的研究員都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不同方面的調查,希望將一些貼近生活的故事和較少人知道的歷史介紹給居民。

他也透露,文物局打算更新更多歷史走道,計劃今年內更新宏茂橋歷史走道,年底也會推出新的樟宜歷史走道。屆時,全島歷史走道將增至24條。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
  • 應對近期冠病病例增加 本地一些企業已採取額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