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了?每周病例超過百起,新加坡或再出現骨痛熱症感染高峰!

2023-03-26

2023年首三個月,新加坡埃及伊蚊數量飆升、每周骨痛熱症病例均超過百起,再加上新加坡人口對目前傳播最廣的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免疫力較低,這些因素可能導致2023年新加坡再出現一波骨痛熱症感染高峰。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左三)25日出席全國預防骨痛熱症運動的啟動儀式,與惹蘭勿剎市鎮理事會工作人員一起動手防止伊蚊滋生。(環境局提供)

國家環境局3月25日啟動2023年全國預防骨痛熱症運動,啟動儀式在肯特路(Kent Road)第51座組屋舉辦。

根據環境局在網站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3月24日下午3時,2023年新加坡已累計通報骨痛熱症病例2242起。

2023年以來,每周骨痛熱症病例都維持在100起以上。

環境局在文告中指出,造成每周病例相對較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新加坡社區發現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數量增加,2023年2月比2022年同期增長16%。

另一個原因是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3)仍是2022年至今在新加坡傳播的主流毒株。目前新加坡共有39個骨痛熱症活躍集中區,而全島多個大型集中區都檢測到了DENV-3。

骨痛熱症黑區告示布條。(聯合早報)

2021年之前在新加坡傳播的主要是第二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2),人們較少接觸到DENV-3,因此相對來說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也比較低。

環境局2023年會在八個額外地點釋放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伊蚊,雌性伊蚊與它們交配後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從而抑制伊蚊數量。截至2022年7月,該計劃已覆蓋全島30%的組屋。

出席啟動儀式的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說:「防範骨痛熱症須要每家每戶的共同努力,由於骨痛熱症疫苗的普及率遠低於冠病疫苗,大家在感染後可能會比感染冠病還難受。」

惹蘭勿剎市鎮理事會也在3月25日的活動中展示了BTI殺蟲劑如何在隨處可見的水溝中防止幼蟲孵化。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
  • 應對近期冠病病例增加 本地一些企業已採取額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