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
簡單說就是:人民挨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說,將聯合國及韓國權威機構收集到的貿易數據以及衛星圖像,結合專家們的分析來看,朝鮮的糧食供應量目前已跌至「低於滿足人類最低需求」的水平。
《經濟學人》則報道說,韓國農村發展局的數據顯示,朝鮮2022年的糧食總產量僅達450萬噸,年比下滑3.8%,也比世界糧食計劃署於2019年預測的朝鮮所需糧食產量少了至少120萬噸。
聯合國則估計,從2019年至2021年,約42%的朝鮮人屬於營養不良,每五名朝鮮孩童中就有一人出現生長障礙的症狀。
不願仰賴外援 解析朝鮮糧食不足的背後,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當地的氣候問題。
《經濟學人》報道,去年朝鮮的糧食收成低,除了缺少肥料的緣故,也與惡劣的天氣狀況有關。
一些朝鮮人民告訴《每日朝鮮》,他們希望政府能專注於分派糧食和肥料,因為「在飢餓邊緣的人不太可能把耕田的工作做好」。
連負責為人民提供食物的農業工作者,都申訴吃不飽,朝鮮的糧食危機似乎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雪上加霜的是,朝鮮並不太願意接受外援的協助。
朝鮮在2020年1月關閉邊境後,近幾個月雖有所放鬆限制,但跨境貿易仍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世界糧食計劃署實際上已將朝鮮今年上半年的預算增加兩倍,不過該機構人員被禁止入境朝鮮,迄今無任何跡象顯示這個條例會出現變化。
朝鮮官媒《勞動新聞》甚至在上個月敦促國家在經濟上自給自足,還指依賴外援應對食品短缺等同於「吞毒糖」。
英國《每日電訊報》2月在報道朝鮮長期糧食短缺的問題時就點出:
在自然災害導致農作物幾乎無收成之際,朝鮮關閉邊界的極端防疫措施,又加劇了這個國家的孤立無援。
繼續試射飛彈
朝鮮不斷發展核武器和飛彈項目,已迫使大部分聯合國機構和西方團體削減了對朝鮮的援助,中國因此成為朝鮮外來糧食援助的主要來源國。
有西方媒體統計,朝鮮去年試射了90多枚彈道飛彈和其他飛彈,相信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年,金正恩耗費了大量財力,把原應用於解決糧食問題的財源大筆用於核導開發。
單在今年3月,朝鮮至今已試射五枚飛彈。
與此同時,金正恩本月初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呼籲同僚,邁向「新時代」的農業發展。
另據披露朝鮮國內消息的刊物《臨津江》報道,朝鮮已在某些城市的市場禁止售賣糧食,以讓由國家管理的糧食店家壟斷事業,這些店面售賣的穀物價格比市場價格來得低。有學者認為,這樣做反而會加劇嚴重饑荒的發生。
實際情況有多嚴重?
在這場耗時數年的災難下,因得不到溫飽而死亡的朝鮮人民不計其數,但沒有確切的官方數據。有人預計至少20萬人餓死,也有消息稱,當地有多達300萬人喪命。
一個朝鮮事務分析網站上個月發布報告指出,朝鮮糧食目前供應低迷,「是繼20世紀90年代餓死數十萬人的大饑荒以來最嚴峻的糧食危機。」
不過,一位美國華盛頓智庫的研究員告訴《經濟學人》,目前這場饑荒並沒有「苦難行軍」時那麼嚴重。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還未達到那種嚴重的程度,但或許離得並不那麼遠。」
今年2月,有韓國媒體稱,離韓朝非軍事區約10公里外的「特級市」開城的街上每天都有數十人餓死,情況嚴峻。
然而,駐紮在韓朝非軍事區的聯合國軍官員卻告訴關注朝鮮局勢的美國NK News,他們沒有偵查到邊境地帶的農耕活動出現反常,也沒有偵測到有朝鮮民眾餓死在邊境區域。按理說,如果朝鮮的饑荒情況惡化,想逃往韓國的人數理應會增加,但過去兩三個月一切如常。
受訪的美軍官員則補充說,但如果邊境區以外的地帶的饑荒變得更嚴峻,他們是無法偵查到的。
看來,朝鮮境內人民挨餓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依然撲朔迷離,學者與媒體最多也只能推測分析,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