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穆根談新港競爭 這番話讓香港臉上有光也讓新加坡閃閃發光

2023-03-30

尚穆根在「中國論壇:東南亞2023」致辭。(聯合早報)

「香港有難,新加坡賺到」只是炒作

近年來,隨著香港政治局勢丕變,不少媒體頻頻報道許多跨國企業、資金及人才紛紛求去,而亞洲的另一個金融中心新加坡則坐收漁利成最大獲益者。

但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不認同這點。相反的,他認為香港和新加坡能彼此獲益,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他在今天(29日)為香港媒體《南華早報》主辦的「中國論壇:東南亞2023」致辭時,發表了上述觀點。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出席了這場在新加坡舉行的論壇。

既然是香港媒體舉辦的論壇,香港官員又是座上賓,自然無法迴避媒體最愛炒作的「新港競爭」話題。

尚穆根開宗明義,指這種所謂的「新港互相傷害」的論述只是媒體炒作:

「在我看來,這些說法過度簡化,缺乏深入分析。」

「憑藉香港和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們各自的發展成就,我認為我們都可以有很好的發展。這從來都不是一場零和遊戲。」

換句話說,就是各有各的強項,新港無須「損人」來利己。

陳茂波(左)前來本地出席「中國論壇:東南亞2023」。右為尚穆根。(聯合早報)香港有何強項?

尚穆根分析,香港擁有中國內地這個腹地,與後者的金融緊密結合。

這讓香港股市成了亞洲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其中,香港股票交易所的市場資本中,有超過75%來自中國內地企業。

他還說,香港是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也是亞洲首屈一指的財富管理中心,加上各種措施,香港能從中國內地吸引到不少資金及財富。

而更重要的是,尚穆根認為「北京想要香港成功」。

「所以,這些說香港走向沒落,而且沒有民主的說法云云,讓我深感困惑。」

尚穆根說,香港仍保有許多邁向成功所需的元素,他相信只要「哪裡有錢賺,金融機構和其他相關的生態系統就會往哪裡去」。

這番談話,也讓人有種國務資政張志賢近一年前特別投書《南華早報》給香港打氣及肯定的既視感。

當時,張志賢在文中稱「獅子山精神」讓香港得以戰勝各種挑戰,並重新站穩陣腳,繼續從與中國內地融合又兼具國際視野的經濟機遇中獲益。

尚穆根認為香港在北京庇蔭下仍能大有所為。(路透社)新加坡也不賴

但尚穆根話鋒一轉,演講重點又到了「嘿嘿,獅城也不賴哦」的環節。

他指出,新加坡是一扇讓國際都市通往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門戶。

此外,新加坡是全球其中一個頂尖的金融科技中心,也是東南亞貿易、金融、航空、專業服務及運輸的樞紐。

尚穆根也強調,強健的法律框架,包括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作為亞洲調解及仲裁的區域中心地位,都讓新加坡具備十足吸引力。

「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關注新加坡。」

「透過新加坡應對疫情的方式,許多人發現,新加坡世界級的醫療體系和合理的政策,都讓他們的資產及個人的安全獲得保障。」

這當中,當然不得不提新加坡近年來的大批資金湧入潮。

去年11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單在2021年就有將近4500億新元資金流入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也從2020年底的400個,增加到700個,增幅達75%。

尚穆根說,只要亞洲經濟能持續增長,新加坡能繼續保持合理的人力、稅務及商業政策,他認為新加坡大有所為。

新加坡近年來流入的外國資金增加不少。(路透社)先後給香港和新加坡戴完高帽後,尚穆根不忘再度強調,新加坡和香港的經濟緊密相連,香港是新加坡的第五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則是香港的第四大貿易夥伴。

他說,新港兩地能受益於彼此的增長,所謂新加坡取代香港,只是見樹不見林的說法。

尚穆根這段左捧香港,右贊新加坡的演講,能否說服他口中那些愛拿「香港有難,新加坡賺到」來當話題的媒體,暫時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話語,應該有達到賓主盡歡、皆大歡喜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也在今日會見了到訪本地的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猜猜他在臉書說了些什麼?

「媒體喜歡炒作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的對抗,這或許能吸引眼球,但事實上我們並非處於零和競爭。」

看來我國政府真的很想讓外界知道,新港沒有在「打架」。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康福德高今年首季營運盈利年比增45.5% 達8150萬元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新加坡壕撒130多萬張$500購物券,全島超市可用!超全領取攻略~
  • 微軟全球裁6000人,新加坡失業率升至2.9%!或將迎裁員大潮…
  • 三家公共醫院急診求診量激增 院方吁輕症者轉往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