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新加坡距離「星辰」最近的前10大摩天私宅,讓富豪趨之若鶩

2023-04-02

隨著全球城市化推進,「垂直城市」概念已融入大都市的發展。各大城市不乏摩天大廈地標,尺土寸金的新加坡在這方面當仁不讓。

唐代李白用「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新加坡距離「星辰」最近的私宅都有哪些呢?本期《樓市乾坤》帶你一同走入新加坡前10大高樓私宅,了解它們的獨特優勢和投資前景。

位於丹戎巴葛地跌站附近的Altez和SkySuites @ Anson等高250米,彼此相鄰如同雙子塔一般屹立在中央商業區。(檔案照)

唐代詩人李白的《夜宿山寺》中寫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新加坡高樓林立,當中就有不少是富豪趨之若鶩的摩天私宅。

據美國高層建築和城市人居委員會(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去年10月的最新統計,全球超過150米高層建築數量的城市排名中,新加坡以95座居第16位。

這些高樓大廈不乏私宅的身影,開闊的視野和稀有的供應吸引全球高凈值人士為摩天豪宅一擲千金。

在新加坡摩天私宅的高度排名中,傲居榜首的是華利世家(Wallich Residence)。這個項目位於國浩大廈(Guoco Tower)的第39層至64層樓,高290米,由國浩房地產(GuocoLand)發展,2017年竣工。項目屬於99年地契,共181個單位。竣工當年的平均尺價超過3000元。

華利世家在新加坡摩天私宅的高度排名中傲居榜首,高達290米。(國浩房地產提供)

這個新加坡最高建築落成不久就受到富豪的關注。2019年6月,英國富豪、戴森公司(Dyson)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以7380萬元買下項目的超級頂層豪宅,創下新加坡私宅交易價格的紀錄。豪宅中擁有私人泳池、按摩浴室和懸掛式陽台,被譽為「空中別墅」。戴森後來已經出售這個單位。

萊坊(Knight Frank)私人辦公室主管龔順偉說,高層豪宅可以給住戶帶來開闊的視野,所以買家願意為此付更高的價格。

作為高層項目中的大型頂層單位,不僅面積大和舒適感強,更重要的是給住戶提供所需的隱私。由於這類頂層單位稀缺,更是受到高凈值買家的歡迎。

說到新加坡最早的摩天私宅,是建於1976年的凱聯大廈(International Plaza)。這棟52層集合商業、辦公和住宅的綜合性高樓竣工之後的幾十年里一直是丹戎巴葛的地標建築。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新加坡市區在2000年後快速矗立起更多摩天大樓,大都匯聚在濱海灣一帶。2008年建成的濱海舫(The Sail@Marina Bay),是這一帶最早的摩天私宅,高度目前在新加坡排第四。

位於濱海林蔭道的濱海舫是這個地區最早的摩天私宅。(檔案照片)

這個以風帆型設計聞名的項目為發展商城市發展(CDL)贏得多個設計獎項。項目矗立在濱海灣旁,由兩棟大廈組成,分別樓高63層和70層。項目的多個單位可俯視濱海灣全景。

在華利世家落成前,新加坡最高私宅是位於丹戎巴葛地跌站附近的Altez和SkySuites @ Anson。這兩座等高250米的摩天私宅分別於2014年和2015年竣工。彼此相鄰如同雙子塔般屹立在中央商業區。遠東集團和長春產業(Allgreen Properties)分別為它們造了280個和360個單位。

其他位於中央商業區的摩天私宅還有珊頓雲尚(V on Shenton)、濱海灣居(Marina Bay Residences)和海灣軒(Marina Bay Suites)和的珊頓一號(One Shenton)等。

值得一提的是,濱海灣居五個豪宅單位合併組成一個面積超過2萬8000平方英尺的單位,在2021年推出市場,當時要價達1億3800萬元,創紀錄。

目前負責這個合併豪宅銷售的才仕達產業(Tristar) 副董事葉衛亮告訴《聯合早報》,當年這個合併單位是由50層至52層的三個大平層單位,加上一個52層的雙層頂層單位(duplex penthouse)和另外一個53層的三層頂層單位(Super Penthouse)組成。

目前,位於51層的大平層單位已經以1935萬元售出。52層至55層的三個單位仍可一起出售,單位面積為1萬9291平方英尺,最新要價是1億1730萬元。

濱海灣居在新加坡摩天私宅中排第六,目前三個頂層豪宅單位仍可合併銷售,要價達1億1730萬元。(海峽時報)

不在中央商業區內的10大摩天豪宅卓錦豪庭(The Orchard Residences)和風華南岸(South Beach Residences)並列第八位,高218米。前者位於愛雍·烏節(ION Orchard)購物商場上面;後者在美芝路(Beach Road),是一個集合酒店、住宅和辦公樓的綜合項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99年地契摩天私宅

價格漲幅不及永久地契私宅

那麼,如此亮眼的摩天私宅特別是高層單位是不是在售價、銷量和投資方面也高出一等呢?

ERA產業根據市區重建區的數據顯示,10大摩天私宅中,華利世家過去兩年的中位數尺價漲幅最大,漲了10.7%。另外五個最近兩年尺價上漲的項目為中央商業區的濱海舫、濱海灣居、海灣軒和珊頓一號,以及美芝路的風華南岸,漲幅介於0.7%至3.7%。

不過與新加坡整體私宅漲幅相比,10大摩天私宅明顯落後。根據市區重建局的數據,去年和前年的轉售私宅漲幅分別為8.6%和10.6%。

ERA產業發言人說,雖然10大摩天私宅最近兩年的交易量整體有所增加,但這並不能保證每個項目都一定能獲利。

ERA產業也整理了摩天私宅周邊另外八個樓層介於六層至28層的私宅項目交易數據,結果顯示它們的漲幅高於摩天私宅。ERA產業指出,這或許是因為摩天私宅在購買時,價格已經很高了。

博納產業研究與內容主管黃秀瑩說,單純從一個項目看,高層單位往往會賣到更高的價格。但不同項目的售價則還要取決於具體位置和地契年限等因素。一般來說,高層單位的入場價往往較高,買家群體可能有限,所以資本增值也許需要更長時間。

橙易產業研究與諮詢部主管孫燕清說,除了私宅的高度外,投資利潤還取決於項目的環境、項目類別以及樓齡等。一些位於密集區的高層單位可能因沒有開闊的視野,而無法獲得較好回報。此外,對於以投資為目的的買家,租客通常不會為高層單元支付過高的溢價。因此,租金回報率不如低層單位。

合登集團高級研究主管李思德說,轉售利潤還是要看當時的市場需求和入場價格。不過,因為新加坡高層公寓數量不多,項目的高層單位應該可以保值。

在過去兩年中,除了濱海舫的交易量達103個單位外,其他項目均不超過50個。位於愛雍·烏節購物商場之上的卓錦豪庭,只有五個單位轉手。不過,若與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比較,濱海灣居和海灣軒的成交量則分別增漲超一倍和兩倍,達37個和19個單位。

租金方面,大面積單位依然受到市場高凈值人士歡迎,特別是室內面積超過3000平方英尺的超大型單位。根據市區重建局的數據,位於中央商業區的珊頓雲尚的兩個四臥房單位分別在去年以高達2萬5000元4萬8000元租出。濱海灣居近兩年超大單位的租金也在1萬8000元至3元3000元之間。中央商業區以外的風華南岸去年11月也以4萬零888元成交了一個超大型單位。

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研究部主管韓煥美指出,市區重建局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10大摩天豪宅買家中約有42%是外國人和永久居民。新加坡買家占58%。家族辦公室的湧入是推動摩天豪宅買家增多的因素之一,居住在中央商業區為這些家族辦公室的業主帶來便利。另外,近兩年快速上漲的房租也帶動了中央商業區私宅的需求。

葉衛亮說,高凈值人士對超過1萬平方英尺高層豪華的需求一直強勁。隨著中國內地和香港等地的開放,這類資產會更加緊俏。

展望未來,位於珊頓大道的Skywaters Residences建成後,將成為新加坡最高的私宅項目,高達305米。這個阿里巴巴和鵬瑞利集團的合作項目是在安盛保險大廈(AXA Tower)的原址建造,預計2028年落成。項目高63層,總建築面積為14萬8450平方米。

2015年,鵬瑞利牽頭的財團組建新公司PRE 13,以11億7000萬元收購安盛保險大廈,並於2020年脫售大廈50%的股權給阿里巴巴。

另外,即將到來的兩個高層綜合項目是位於中央商業區的鉑海峰(Newport Residences)和Marina View Residences,樓高分別達202米和200米。其中,鉑海峰是在富士施樂大廈(Fuji Xerox Towers)地段上重新建造的一個45層永久地契項目,共246個住宅單位,預計2028年竣工。

珊頓道地鐵站旁的Marina View Residences則由馬來西亞發展商IOI集團打造,項目將為市場帶來約905個住宅單位,其中不乏五臥房的大型單位。

韓煥美說,這些項目中的高層單位可為住戶提高城市與濱海灣全景,會吸引高凈值買家前來。不過,受全球經濟疲軟以及高利率和通脹影響,預計今年高端私宅市場的銷售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李思德則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買家返回新加坡,這些項目的需求也許會增加。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冀壯大閱讀文化 八書店聯手推出一站式網上平台
  • 兀蘭醫療園新設兩專科診所 惠及北部35萬名婦幼
  • 明年小一新生報名活動 7月1日起分階段進行
  • 達邁和光洋小學將在2029年 分別搬遷到淡濱尼北和坎貝拉東
  • 全國交通工友聯合會推出流動咖啡車 感謝交通工友的付出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