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與其他4個國家攜手,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2023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提交了一份多國提名,要求將東南亞傳統服裝卡峇雅(Kebaya)列入名單。
卡巴雅是一種代表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馬來、及土生族裔(Peranakan)(華人、峇峇與娘惹、仄迪人、暹羅人、克里斯坦人)婦女文化,和身份的重要服裝。
馬新社報道,大馬旅遊、藝術和文化部(Motac)周二(4月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馬來西亞、汶萊、印尼、新加坡和泰國,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多國提名的卡峇雅。
「這是因為卡峇雅代表和慶祝東南亞豐富和共同的歷史,促進跨文化理解,並繼續存在於整個東南亞地區。」
2022年初開始申遺工作 根據該部的說法,在多國提名的共識下,所有參與國自2022年初開始參與了一系列工作會議。其中,馬來西亞於2022年11月在森美蘭州的波德申舉辦了第一次實體研討會,隨後於今年2月在印尼的雅加達,舉辦了第二次研討會。
「在所有參與國的政府官員、專家以及卡峇雅社群的參與下,卡峇雅提名檔案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新格式,進行了更新和簡化。」
「由新加坡主持的最後一次在線研討會,於今年3月最終確定了提名檔案。。」
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件 根據文化及旅遊部的說法,卡峇雅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ICH)元素的定義,因為製作這種傳統婦女服裝,涉及到刺繡和縫紉技術等傳統工藝技能。
「卡峇雅也與其他形式的文化遺產有關,如節日和婚禮。有一個活躍的卡峇雅製作者和著裝社群,他們一代又一代地分享和傳遞卡峇雅服裝的知識和社會文化價值。」
該不說,多國提名工作應確保在提名國及其社區的支持下,通過正式課程和研討會的傳播、宣傳以及文獻或研究工作來保護卡峇雅。
「卡峇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以促進和慶祝在東南亞地區發現的這一共同文化遺產。」
聲明表示,提名結果將在2024年舉行的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委員會,第19屆會議上有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