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36岁的李光耀当选新加坡总理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召开家庭会议,告诫家族中人,“你们不要妄想仗我的权势发财,不要指望任何特殊照顾”。
讽刺的是,李光耀执掌新加坡的四五十年,李家始终都是至高无上的“第一家族”,隐隐然有皇权世袭、“家天下”之倾向,以至于新加坡向来被调侃为“李家坡”。
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但是留任内阁资政直至2011年5月。之后吴作栋成为新加坡第二任总理,任期为1990年至2004年。
李光耀成为“太上皇”依然大权独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作栋只是一个过度,只为了让权力顺利交接到长子李显龙手中。
李显龙是李光耀的长子,自幼聪颖,和父亲一样他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攻读数学专业。毕业时,他在三一学院的导师力劝他留在剑桥“发展数学事业”,但他写信婉言谢绝。
李显龙一直对政治很感兴趣,他矢志追随父亲的脚步踏上政坛。李光耀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曾自豪地说:“显龙20岁时,就已很清楚 自己要做什么。”
李显龙对自己的政治生涯很有规划。1978年,他在美国堪萨斯州莱文沃堡进修陆军指挥和参谋的课程,并在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
初入政坛,为了避嫌,李显龙最初被安排在不敏感的部门,20世纪80年代初,李显龙不过是政府中的一个初级部长,负责分析研究国家经济方面的政策。
80年代中期,新加坡突遇经济大萧条,李显龙组织近千位各行业专家和学者起草名为《21世纪新加坡》的报告。
报告一经发表,就轰动全国,报告中不仅涉及新加坡应该如何应对当年的经济大萧条问题,还超前地指出了“再造新加坡”的问题。
第二年,李显龙因此升任为了贸易与工业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成为新加坡政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0年,38岁的李显龙成为新加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理,并继续掌管贸工部。
在这个位置上历练了长达14年之后,李显龙于2004年8月12日从吴作栋手中接掌新加坡大权,走上权力顶峰,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并于2015年、2020年两度连任总理。
李显龙兄妹三人继承了父母的政治遗产,李显龙常居总理之位,他的妻子何晶,曾任新加坡最大国企淡马锡的执行长;
李显扬曾任新加坡电信总裁;现任新加坡星狮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也是新加坡民航局主席。而李玮玲是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
可以说,李氏家族涉及政治、经济、医学,且所处层级较高,是当之无愧的新加坡“第一家族”。
2017年,兄妹三人突然反目,李显扬和李玮玲控诉李显龙滥用父亲的政治遗产,并为自己的儿子李鸿毅在政坛铺路;又控诉嫂子何晶利用裙带关系,大搞“特殊化盈利”。
三人争议的焦点是李光耀去世后留下的故居——欧思礼路38号。对于这套房子,兄妹三人各有想法。
在李光耀的遗嘱中,李光耀在遗嘱中写道,在他过世以后,他在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家必须即刻拆除。如果他的女儿李玮玲选择继续住在该址,那么房子必须在李玮玲搬出后即刻拆除。
李显龙觉得应该保留故居,因为这是父母居住半生的地方,更是许多政治大事件商定的地方,所以极具政治价值,是他的政治资本之一。
而李显扬和李玮玲并不这样想,认为应该严格遵守父亲的遗嘱。其实,兄妹三人的矛盾早已存在,李光耀故居只是将这一矛盾放到了台前。
在公开回应中,李显龙否定了弟弟妹妹对他发出的指控,并认为弟弟妹妹的行为中伤了他的人格与新加坡政府的权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