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萬事通說
送餐員,恐陷入「窮忙」窘境!
疫情期間,最忙碌的除了防疫人員,就數外賣小哥了。
颳風下雨他們也要滿足人們的需求,送菜、送外賣、送藥品、送防疫用品,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經常回家倒頭就睡,睡醒就接著送!
雖然十分忙碌,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外賣小哥能達到驚人的1萬新元/月的收入,時薪接近40新元。【詳情請點擊:】
如今,人們的生活恢復正常,更多人選擇堂食,外賣小哥的「疫情紅利」似乎消失了,他們已經從之前的近40新元/小時,暴跌到9新元/小時!大批外賣員已經準備轉職……
示意圖
新加坡送餐員時薪$9,
訂單量同比疫情時減少50%
現如今,新加坡送餐員的收入大不如前了。
通心粉小孫,從事外賣工作已經有5年多。這5年里,小王經歷訂單少,到疫情時訂單火爆,再到訂單回到以前,甚至比疫情前更少的狀態。
據小孫透露,疫情時雖然忙碌,但卻是掙得最多的時候。但現在,訂單量很少,來的特別慢。
同樣的時間,疫情前他可以達到時薪30新元,但現在,「每天干10個小時,只能賺89新元!」每小時都不到9新元。一個月下來也就3000新元左右,不到疫情時的30%。
訂單量相比疫情時期,少了近50%!
想要掙更多的錢,只能延長工作時間。小孫說,在送餐員這個行業,很多人都很拼,每天工作超12小時是常態。還有人接連7天不休息……
示意圖
每周工作至少40小時,
月薪才能達到$2000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服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做出了這樣一份調查。
調查發現,送餐員每周工作約55個小時,比其他行業諸如經理、技師、專業人員等至少多出10個小時。
他們採訪了37名送餐員,發現想要每月賺到2000新元,需要工作至少160個小時。換算下來,時薪約12.5新元。
示意圖
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主管兼首席研究員馬修博士表示,研究發現,除非送餐員投入大量的時間,否則大部分人的收入並沒有過去那麼高。
送餐,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有時需要抗幾袋米,很多礦泉水,冰塊……一旦電梯壞了,還得爬十多層樓。颳風下雨也不能停,有時還會被餐廳、顧客批評,要吃很多苦才行。
僅33%送餐員為全職,
每天忙碌恐陷入「在職貧窮」困境
疫情期間,不少因工作出現停擺的人,暫時去送餐。隨著新加坡社會逐漸恢復,大部分送餐員選擇回歸「老本行」。
由Deliveroo、foodpanda,以及Grab攜手成立的數碼平台行業協會展開的跨平台行業調查發現,僅有約33%的送餐員是全職,他們工作已經至少3年,剩下的基本上是兼職,並沒有將送餐作為主要經濟來源。
示意圖
對此,研究人員很擔心這些送餐員,即便長期加班加點工作,也很難獲得更高的職位和薪資,更容易陷入「在職貧窮」困境。
在職貧窮,是指擁有固定工作但相對貧窮(例如收入低於特定貧窮線)的人士。他們雖然得到工資,但工資的金額不足以維持一個合理的生活質素。
這樣的困境,很容易讓下一代因缺乏教育資源難讀書,將貧窮問題延續到下一代。
示意圖
總結
通心粉們,你有體驗過送餐員的辛苦嗎?針對此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 The End -
帶你解鎖新加坡
熱乾貨:實用的留學移民政策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728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33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