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瑞幸出海,新加坡首战告捷

2023-04-17     缘分     18634

2019年9月,瑞幸咖啡推出的“陨石拿铁”广受好评。在这之后瑞幸意识到,咖啡本身苦酸等特性导致很多新用户难以爱上,再加上咖啡在中国消费者市场教育做得还不够充分。

为此,瑞幸咖啡早早提出了“大拿铁战略”。

2021年4月,主打添加“生椰乳”的椰奶咖啡问世,生椰拿铁一经问世便迅速走红,全网平台的博主们都在安利,但因为断货“根本买不到”。更多网友感叹,“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念出那句:一杯生椰拿铁,少冰无糖”。更夸张的是,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加,就连生椰拿铁里使用的厚椰乳销量也有了大幅增长。

不论怎样,生椰拿铁和陨石拿铁等大单品的成功验证了——中国消费者更爱喝奶制品,这一结论,也验证了“大拿铁战略”的成功。

瑞幸团队更是走上了改写中国咖啡菜单之路,将“大拿铁战略”彻底落实。

后续生酪拿铁、厚乳拿铁的推出,也是基于这一战略,通过开发对新手更友好、更多元的咖啡口味来进行市场教育。

卷王瑞幸出海,新加坡首战告捷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杨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咖啡店每天卖200杯就能接近收支平衡,没想到生酪拿铁一款单品的销量就接近这个数值的3/4。”

内参君认为,“大拿铁战略”的成绩最直观展现在三个维度:盈利能力、门店数量、销售杯量。

>首先是盈利能力。

3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2022 财年,瑞幸咖啡总净收入132.93亿元,同比增长66.9%,这是瑞幸咖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尤其是在疫情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2022年,瑞幸咖啡仍能实现盈利,去年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实现11.562亿的营业利润。

>再看门店数量。

2022财年瑞幸咖啡的净新开门店2190家,同比增长36.4%。相当于每天开6家门店。截至2022年末,瑞幸咖啡在中国拥有8214家营业门店,其中自营门店5652家,联营门店2562家。

卷王瑞幸出海,新加坡首战告捷

>最后是销售杯量。

生椰拿铁问世两年3亿杯自是不必多说;椰云拿铁联名椰树牌椰汁,首发日总销量超66万;陨石拿铁年销量打破千万杯;生酪拿铁推出一周能卖659万杯。

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才是瑞幸“奶咖”成为爆款的底层逻辑。

卷王瑞幸出海,新加坡首战告捷

瑞幸向世界讲述

一个非星巴克式的咖啡故事

如果说,瑞幸咖啡在品牌价值、用户数量、销售杯量、门店数量、财务数据等方面,都衬得起“世界级”三个字。那么,他还需要一次强有力的证明。

供应链上,瑞幸咖啡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采购商合作加大全球核心产区的采购力度,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宣布启动“全球寻豆之旅”计划,表示从今年3月起,与2022年WBC世界咖啡大赛冠军安东尼·道格拉斯(Anthony Douglas)一起前往埃塞俄比亚与巴拿马咖啡产区寻豆,力求把好豆带给更多的消费者。

卷王瑞幸出海,新加坡首战告捷

其实,瑞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生豆进口商之一。去年一季度,瑞幸咖啡从埃塞俄比亚采购超过3000吨高品质咖啡生豆,成为埃塞“花魁”在中国的超大买家。后来又找到了知名的“瑰夏”咖啡豆。再往后,“耶加雪菲”、“花魁5.0”、“瑰夏”、“天堂庄园”等来自全球多个知名产区的精品咖啡不断问世。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持续深耕咖啡供应链,将是瑞幸最深的护城河和最高的竞争壁垒。”

如今,瑞幸咖啡在数字科技、智能科技的赋能下,将品质统一、稳定的好咖啡带给海外市场的消费者。

卷王瑞幸出海,新加坡首战告捷

其自信来源于瑞幸咖啡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的标准化运营体系。以技术为驱动,从门店选址到运营管理,全面实现“人、机、料、法、环”系统智能化管理,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

瑞幸咖啡持续在标准化、系统化和简单化方面不断迭代,向全世界讲述中国人自己的咖啡品牌故事。

新加坡就是中国咖啡出海故事的一小步,事实证明,这一步旗开得胜。而瑞幸咖啡的未来,可以有更多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