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想在2030年搞好英語 坊間:政策推了五年還是不知道在幹嘛

2023-04-21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里,新加坡和香港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所謂的雙語社會。

但同以華人為主體的台灣,則仍處於中文為主,英文水平較低落的情況。但台灣政府近年來試圖扭轉這種情況。

2018年,蔡英文政府推出《雙語政策發展藍圖》,初期撥出四年100億元(新台幣,下同約4.4億新元)。今年又再加碼兩年21億元,希望透過全面強化台灣人英語能力、兼顧雙語政策及母語文化發展等目標,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中英並重的雙語社會。

這項舉措,普遍被外界認為是有意和英語能力更高的新加坡、香港和印度甚至是菲律賓等地一爭長短。

台灣當局認為,提高英語能力既能增加台灣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也能吸引更多外資。

但雙語政策剛推出便面臨不少質疑,認為欲將英文在2030年提升至與中文地位相若,水平也相當的願景,以台灣社會結構等因素來看,幾乎是天方夜譚。

時隔五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情況也開始慢慢浮現。

不少學者批評,相關政策規劃草率倉促,成效不彰,甚至本末倒置,導致術科的教學品質及學習成效雙雙滑落。

台媒《風傳媒》的一篇評論指出,政策出台後,雙語師資資源相對匱乏。以首都台北市為例,其2020年及2021年初中及小學便面臨招不到足夠雙語教師的窘境。

該文認為,教師踏入雙語教學的門檻過高,誘因不足,例如待遇未見顯著區隔,導致在職教師對於雙語培訓興致缺缺。

若要完全落實雙語政策,未來可能需要多達3800名師資。因此該文質疑,至今僅有不到1000人的雙語師資如何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補足。

但更具爭議的,主要還是雙語政策下,排定部分課程以全英語教學的做法。

這裡所指的是在非語言科目,如數理化學等術科中,以英文作為教學媒介語。

相關做法被批評是「舍長取短」、矯枉過正,為了加強英語能力,而變相削弱台灣學生在各專業術科的學習品質。

為能符合政策下一定比例課程由英文教授的規定,一些高等學府開始出現下列現象:

  1. 具專業知識,但英文水平不足的教師被迫用英文授課,影響教學品質;
  2. 英文授課使學生在吸收專業知識時面臨更高的難度,進而導致學習成效低落。
據公共電視報道,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認為這無異於本末倒置:

「你讓那些非英語科系出身的老師,來在其他學科教你英文,數學課來教你英文,你的英文會變好嗎?學科會很糟糕,當然中文也會變差。」

《遠見雜誌》則報道,有大學教授抱怨,一些專業課程即使用中文教學,學生都已較難吸收,一旦改用英文,學生將更難理解。

此外,部分大學迎合雙語政策而開設全英語課程,但礙於師資有限,學生英語水平不足等因素,這類課程往往只能調降難度。

除了無法針對課程進行深入討論,有教授坦言,這些全英文課程最後幾乎淪為「英文單字」課,光是要解釋專業領域的英文單字,就得耗去不少時間。不少師生反饋稱英語授課大大拖慢了原本課程的進度。

最終,雙語政策畫虎不成反類犬,老師該教的沒教完,學生該學的沒學全,一知半解的學生畢業後,反倒陷入專業知識不足的窘境。

雙語政策被部分學者認為是本末倒置,反而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學習專業知識。(台大經濟系)是否真有必要這麼做? 雙語政策的步履蹣跚,亦讓台灣輿論開始質疑其必要性,要求政府「收回成命」,或建立更明確的指標。

《天下雜誌》的一則評論質問:

「台灣競爭力到底有多差,差到需要雙語來拯救?」

該文引用世貿組織數據指出,台灣貿易總值為世界第17,顯示台灣並未因為不具雙語優勢,而在競爭力方面表現不佳。

該文作者建議,假若當局真的認為推動雙語政策的目標是為了提升台灣競爭力,那也應該明確定下「2030年台灣經貿排名能因雙語政策前進幾名」之類的目標。

《風媒體》則引述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21年全球競爭力排名稱,台灣在該榜單排名第八,甚至高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經濟體。排名在台灣之前的,也僅有新加坡是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並以此主張,英語能力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競爭力的關聯並非絕對。

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扮演要角。(路透社)新加坡模式未必能在台灣奏效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底臨別秋波的新加坡之行,曾針對新加坡雙語政策提出下列見解:

「我想在未來的時間裡,因為新加坡還是全世界雙語制度最成功的地方,我覺得台灣將來如果要推動雙語制度,新加坡是很好的榜樣。」

像柯文哲這般以新加坡作為台灣範例的看法,在台灣朝野不在少數。

但一些人提醒,新加坡之所以將英語作為工作及教學主要媒介語,主要是基於複雜的歷史背景、種族結構及地緣政治現實。

單是新加坡的多元社會讓各族間不得不以非母語和彼此交流這點,就與華族為主體的台灣社會有天壤之別。

換句話說,新加坡的雙語政策發展模式,在台灣未必行得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同時,新加坡近年來的華文水平是否還撐得起雙語社會這個金字招牌,相信不少國人心裡有數。就連總理李顯龍也在2019年「講華語運動」邁入40周年之際坦言,「新加坡的雙語優勢正在相對減弱」。

《遠見雜誌》就藉此提醒台灣當局應避免雙語政策推過頭,反倒成了「英文至上」:

」今日新加坡已經開始反思他們過度推崇英文作為官方語言,反而造成不少華人中文能力低落,甚至已經重新開始推動中文教育。」

新加坡被台灣視為雙語範例,但不少人提醒兩地背景不同,同一模式未都能受用。(海峽時報)一些台灣學者強調,他們反對台灣推行雙語政策並不意味著反對加強台灣人的英語能力。

相反的,他們只是認為,與其採取過於空泛的雙語政策,不如專注搞好英文教學,審視英文教學內容、學習過於偏重考試,以及教學時數不足等問題。


相关文章

  • 馬國長途巴士意外 約七成發生在晚上10點至凌晨6點
  • 妻手機跳出「親愛的」信息 印尼妒夫用鋤頭砍死妻子
  • 家門前險遭四男擄上車非禮 柔女極力反抗僥倖脫身
  • 法國女商人因病自殺 1億泰銖遺產全給泰國保姆
  • 五名中國商人在曼谷被綁架 其中兩名嫌犯為泰警
  • 馬國小販去年病逝 近日被盜用名義在網上籌款
  • 印尼上個月遇40多年來最熱四月份
  • 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得獎名單出爐 舞蹈團和劇團脫穎而出
  • 社德他:泰國將重新把大麻列為受管制毒品
  • 緬甸政府拒絕洪森與翁山淑枝視頻通話要求
  • 中獎彩票被吹入下水道 泰國警方動用起重機助撿回
  • 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得獎名單出爐 舞蹈團和劇團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