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7.3級地震!新加坡有明顯震感!「我家牆壁在震,頭頂吊燈搖晃!怕發生海嘯...

2023-04-25

點擊上方藍字「新加坡獅城椰子」

進入菜單欄點擊 ··· 鍵

將椰子設為星標

一覺醒來,新加坡有點「不平靜」了!

早晨剛懵懵醒的本地人在朋友圈表示:啊?新加坡發生地震了?!

截圖經網友授權發布

椰子也是沒啥感覺,不過這場夜震來得稀奇,一起來看看它的「來龍去脈」。

凌晨,新加坡多地突有震感

鄰國又發生地震了!

新加坡這場夜震,知曉「真相」的人分享到:

不是幻覺,凌晨4點左右,新加坡就開始有明顯震感了!

截圖經網友授權發布

從網傳視頻來看,有人家裡的天花板吊燈360°晃動,牆壁也在輕晃,震感明顯

網傳視頻,圖源:新明日報

魚缸里的水都不自覺晃動起來,一陣陣地讓人感覺這波震感不簡單

圖源:臉書用戶

被震感搖醒的網友驚道:凌晨4:04分就感覺到了!

凌晨4:04分就被這震感搖醒了!

住在本地義順的人也舉手稱,自己住義順都有感覺!

我住義順都感受到了

還有網友實發了一段視頻,表明這個震感只持續了幾分鐘,凌晨4點開始強,後面就很弱了!

這個只持續了幾分鐘,開始較強,後面就弱了。凌晨4點開始的...

然而它震仍它震,當時大多數新加坡人仍在美夢裡浮沉。

醒來知曉此事,也是淡淡的一句:抱歉沒啥感覺,我睡死了...

圖源:臉書用戶奔跑吧肥祥

就算意識到了,也壓根沒想到地震了,只是以為頭暈不夠睡,或聽別人聽...

真的,我還以為頭暈不夠睡,原來不是,確實是地震,因為身邊人也是感覺地震

還有的網友是從手機里的地震警報聲得知,表示設置了相關的警報聲,如果一直在響,確實很嚴重!

是地震,是的,我手機設置了關於地震的警報聲響,如果這震很強就會一直響!

說起來這場震感來源,本地媒體解釋了原因,新加坡這次震感是受鄰國印尼地震影響!

印尼西蘇門答臘發生7.3級地震

當地居民忙逃離「怕發生海嘯」

據《8視界》報道,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在雅加達時間25日凌晨3時(新加坡時間凌晨4時)!震中位於印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西北177公里處的海域,震源深度為84公里。

印尼當局就這次地震發布了海嘯預警,並要求地方官員立即指示受影響地區的居民遠離海岸。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發生。

新加坡環境局說,地震可能在震中附近引發小海嘯但不會影響新加坡,但本地一些地區也可能感受到震動!

紅色是震源地,圖源:Jabatan Meteorologi Malaysia

另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定,這次地震的震級為7.1級,震源深度為15.5公里;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將這次地震的震級定為6.9級。

按地震等級程度來說,7級是大地震的界線,全球平均每年發生7級以上地震12至14次左右(2022年共計發生11次) 。

印尼這場地震發生,當地睡夢中的居民都被「炸」起來了!連忙跑到附近地勢高的地方避險

印尼最西端西比魯島上一所醫院,居民避險,圖源:法新社

儘管印尼當局在兩小時後解除了海嘯預警,但是對印尼人來說,這已是常事了!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

4月以來,印尼就已發生了兩三次地震,分別是4月4日6.4級、4月23日5.8級、4月25日7級以上地震!

印尼地震 的破壞力一目了然

圖源:samaa、CNA、谷歌

而離印尼不遠的新加坡,只是受到了一些震感。

不過畢竟離世界地震帶相當近,新加坡還是有那麼些「驚魂」時刻,只是都能完美避開令人很驚奇

新加坡曾有過這些「驚魂」時刻

但都完美避開了!

對新加坡人來說,回憶起那些「驚魂」時刻好像還在不久前!

拿其中一些最突出的地震&海嘯事件來說

1)2004年,印度洋9.3級大地震,引發大海嘯

當年的12月26日周日早晨,近8點左右,印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西岸160千米外的印度洋海底,一場芮氏9.3級地震正在醞釀。

震源示意圖

9.3級是什麼概念?據研究統計,這相當於3萬顆原子彈在同一地區「定點爆破」!

這場「大爆破」一發生,整個蘇門答臘島北部地動山搖,來勢迅猛,讓人沒有一點點防備

圖源:網易

各種建築物仿佛脆紙般坍塌,地面蔓延出大裂痕,樹木全倒

圖源:網易

有人被倒塌的建築殘骸壓倒,無法動彈,或直接暈了過去。而有人甚至已經被埋葬在了這場災難中,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整個過程持續了8分鐘,一個曾經生氣勃勃的小島就變得毫無生機。

圖源:百度百科

這場巨大地震,隨後還引發了高15米至30米的大海嘯!

5層高的巨浪吞沒了這些沿海城市,滿屏充斥著「末日來臨」那味....這場大海嘯共「掃蕩」了6個時區!

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經過測算,災難的受災區整整橫跨了6000公里!

圖源:網易

在此之後,這場大地震又引發了幾十場餘震,其中不乏有超過芮氏7級的強震。

而新加坡,也經歷了一場虛驚。 那時候就在新加坡的小夥伴擔憂:如果海嘯沿著馬六甲海峽倒灌進新加坡的話,該怎麼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據悉,地震震中與馬爾地夫之間的距離,並不會比震中與新加坡的距離更短(但是中間有陸地阻擋)。

孤垂於大海中的新加坡,一旦海嘯襲來,根本沒有陸地縱深可供人避難。

當時馬六甲海峽北邊的普吉島已經受創,圖源:見水印

慶幸的是,新加坡人擔憂最終並沒有成為現實!

只不過,在這場大海嘯中,有20名新加坡人罹難。到了2014年,仍有4人下落不明。

2)2018年,斐濟8.3級地震,印尼6.3級地震

同樣是早8點多,14年後的2018年8月19日,印尼一帶又「不平靜」了!

在斐濟以東、湯加以西的南太平洋海域發生了8.3級地震,又是一場大地震!

同天中午12點多,印尼龍目島又發生了6.3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當時前幾天,8月5日時,龍目島還剛發生過7級地震!

根據印尼抗災難署發布的消息表示,當時遇難人數有436人,還造成了1353人傷殘,35.5萬人背井離鄉!

圖源:中國地震台網

就在隔壁的新加坡,當時也是瑟瑟發抖,但最終並沒受到什麼影響。

同樣身為一個島國,也是熱門旅遊國家。新加坡為什麼從來都沒有地震,甚至基本沒有什麼自然災害呢?

新加坡為啥少有天災?

還得是這個獨有優勢!

就新加坡過去有記載的歷史來看, 不論是地震海嘯或是火山噴發,又或者是熱帶氣旋(「颱風」或「颶風」),機率幾乎是微乎其微。

其實新加坡沒有自然災害,要歸功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坡坡的自然防護意識!

新加坡「受寵」的地理位置

1)新加坡為什麼沒有地震?

東南亞國家地震很頻繁,比如印尼就是「不幸」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但新加坡,卻 奇蹟般地繞開了環太平洋地震帶。 所以周邊 發生 地震,就 像今早一 樣, 新加坡最多是有 震感。

印尼蘇門答臘就像是一個巨大屏障,把新加坡保護了起來。

另外,新加坡房屋質量非常好,多數組屋和公寓裡面都設了防空壕,一旦遇到險情,人們也能有所防備,等待救援。

圖源:谷歌

所以無論是從客觀,還是主觀上,新加坡都能避開地震災難。

2)新加坡會發生颱風嗎?

除了地段得天獨厚,新加坡位於赤道以北137公里處,氣候炎熱雨量充足、空氣潮濕!

但是被赤道橫穿,好處就是新加坡沒有颱風的原因!

颱風形成條件需溫度高於26℃的海洋和足夠大的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暖氣團,新加坡只滿足前者條件,但被赤道橫穿,就無法滿足後者地球自轉力條件!

新加坡懂得給自己「加築」

3)新加坡沒有海嘯?

上述的2004年大海嘯,給世界留下一個傷痛教訓。

新加坡的國家環境局(NEA),為此花費了130萬新幣,委任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專家設計了一套海嘯模擬系統以及應急措施。

另外,之前也有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印尼和菲律賓發生海嘯,需要10個小時才能到新加坡岸邊。

總而言之,新加坡受到海嘯的威脅也是非常小的。

4)新加坡沒有大洪水?

新加坡的海平面較低,而且周圍國家地震和海嘯時常發生,可能波及到新加坡。

再加上全球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新加坡會受到威脅。 所以新加坡政府考慮最多問題是防止被洪水淹沒。

圖源:谷歌

為此,新加坡建立了超強的排水系統,大街小巷都有排水設施,比如水渠,排水孔等

但其實,新加坡防洪的關鍵就在於蓄水池!

全新加坡有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達18個!最大的防洪設施就是海濱堤壩。

海濱堤壩一共有7個排水泵,每一個排水泵可在1分鐘排完,相當於一個奧林匹克游泳池的水量!如果7個同時啟動大量的水,會在短時間排入大海

圖源:谷歌

看完,這次印尼大地震令人扼腕嘆息,感嘆天災無情的同時,也意味到生活在坡坡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

天災面前無法抵抗,但是盡最大能力去未雨綢繆,減小最大損失,這一點上坡坡真是很努力了!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