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萬事通說
新加坡要成為有錢人的天堂了嗎?
這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富豪「潤」向新加坡,取得公民身份。倫敦投資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發布的《2022年全球公民報告》顯示,2022年新加坡公民中高凈值人士增加了2800人,達到24萬零100人。
如今,這家公司更是預測,今年將有近3500名凈資產上百萬新元的富豪成為新加坡公民!據說這些富豪,每個人至少有800萬新元的可投資財富~
由此,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無數人猜測, 新加坡要成為「富人的天堂」?有錢就能拿身份?我與新加坡公民身份只差800萬新元?
這一情況,連新加坡政府都驚動了:今年有3500名百萬富豪成為公民?這事兒我們咋不知道?今年的公民審批還沒完啊!
內政部站出來說話了。
新加坡內政部闢謠,
3500名富豪拿新加坡公民一事
誤導性極強,沒有可信依據!
4月25日,新加坡內政部發表了《關於新加坡公民身份的聲明》。
關於3500名資產超過800萬新元的高凈值人士有望今年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一事,聲明中明確表示,這種說法誤導性很強,沒有可信的依據!
內政部一再強調,高凈值人士,並不能保證一定取得公民身份!
他們都不知道這一數據是怎麼研究出來的,今年的新加坡公民權申請結果都還沒有決定。
對於如何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內政部表示,會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申請者對新加坡帶來的益處、在新加坡創建的企業,相關企業雇用的的新加坡公民人數、個人融入社會的能力,及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承諾。
圖源:內政部
雖然今年的公民申請結果未出,但在2月份新加坡國會上透露的數據,新加坡在2022年約有2萬3100人獲得公民身份!
獲得公民身份的都是什麼人呢?門檻又是怎樣呢?相信這也是很多通心粉疑惑的地方。
新加坡2022人口簡報,
這一年齡區間的人更容易獲得公民
雖然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的門檻不明朗,但近年來新加坡發布的一些政策和人口簡報也在用數據隱隱告訴大家。
去年9月,新加坡發布了《2022人口簡報》。
人口白皮書顯示,2021年,新加坡共有2萬1537人獲得新加坡公民權。其中約6%,也就是1240人,是新加坡公民海外出生的孩子。剩下的94%,都是來源於新加坡的PR池!
來源:2022年新加坡人口簡報
人口白皮書還透露,在新增的2萬1537名公民中,年齡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最高達37.1%,其次是31歲-40歲的人士,占比26.3%。
想要達到身價數百萬,怎麼也得40歲以上了吧。顯然,資本並非新加坡審批公民權的唯一選擇。
另外,大約57%的新公民來自東南亞國家,將近37%來自其他亞洲國家,剩下的6%則是來自其他國家。
從年齡上來說,新加坡最容易獲批成為公民的年齡在20歲以下,接受新加坡教育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拿到新加坡公民身份。PR和公民獲取,大同小異!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81%的新公民擁有中學以上學歷。
越融入新加坡,
申請公民身份越容易成功
綜合以上信息,以及過去申請新加坡公民成功的案例,我們發現:
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聯繫越緊密,在經濟、工作、社會等方面貢獻越大,定居生活時間越久,申請公民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通俗來說,你已經融入新加坡,將自己當成新加坡人,在新加坡成家立業,基本上就能獲得新加坡公民的身份。
新加坡反對黨領袖畢丹星,也曾透露新加坡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新移民:
新加坡需要:
1. 真正了解新加坡,高度接納新加坡生活方式的人
2. 真正想要在新加坡生活的人
3. 已經在新加坡以永久居民(PR)生活了一段時間,證明自己已經融入新加坡的人
相對的,新加坡拒絕這些新移民:
新加坡拒絕:
1. 只看重新加坡護照的強大與便利
2. 看重新加坡擁有的安全穩定的環境
3. 貪圖新加坡有利於他們的資產和財富
4. 兒子不參加國民服役
5. 將入籍新加坡作為移民其他國家作為跳板
新加坡議員曾提議公開篩選條件,
內政部部長:現在、以後都不公開
究竟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拿到公民身份呢?這是一個讓無數PR想破頭也沒想明白的問題。日前,新加坡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提出了這個疑問。
他表示新移民入選的條件不公開透明,導致很多人申請失敗。為此,畢丹星希望新加坡能公開新移民的篩選條件。
這簡直就是喊出了大家的心聲啊!每一次申請公民,都有如霧中看花,想不清、道不明,申請成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失敗也不知道為何被拒。
即便如此,新加坡也未曾透露具體的審核條件。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國會強調:現在不公開,以後也不會公開標準。
不過,在講到2022年新加坡獲取公民和PR的人數時,英蘭妮部長透露,新加坡在審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權時,會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聯繫、經濟貢獻、學歷、家庭結構、年齡,以及他們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這是為確保新移民能融入本地社會,並為新加坡做出貢獻。
這和內政部昨天發布的聲明上提出的幾乎沒什麼兩樣。
綜合起來就兩點:融入新加坡的程度、對新加坡做出的貢獻!
新加坡容易成為PR、公民的方式
是「教育移民」
其實,以萬事通對新加坡的了解,普通人想成為新加坡PR,進而成為公民,更容易的方式還是「教育移民」。
接受本地教育越早、越長,越容易拿到新加坡PR或公民身份。2022新加坡人口白皮書透露,在本地讀到中學以上的學生拿到PR的比例占到了84.3%,公民則占了80.7%。
在新加坡讀書的留學生,只需在新加坡居住滿2年,並且及格一次國考(O水準/A水準/PSLE 都算),就有申請PR的資格了。當然,最後批不批還是看臉,但起碼能申請了。
這是只有在求學階段,才能享受的「福利」,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如果你對留學新加坡感興趣,也歡迎添加萬事通老師展開1對1諮詢。
近日又重提英文作為公民審核,
再一次被新加坡部長反懟
近日,關於英語成為新加坡公民申請條件的提議,甚囂塵上!
4月21日,新加坡反對黨領袖畢丹星在國會上,再次提出將英文設為新加坡公民審核的條件。
他表示,移民政策應和雙語政策保持一致,申請者也更能明白新加坡多元種族文化的特性。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明確提出了反對:「我不會說英語能力不重要。它有它的價值,但不應該把它作為單一資格測試。不要把它作為申請公民權的單一評估點。」
對此,畢丹星表示,並非將英文作為單一評估點,而是新加坡當局應考慮新公民申請者與新加坡人是否有共同語言。
早在2月27日的國會上,畢丹星就提及:「將英語作為入籍條件」。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當時就表示:沒這個必要。
首先,申請成為新加坡PR和公民的人,大多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了好幾年,尤其是工作的人,基本上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其次,英語不流利的人群,以新移民或PR的配偶為主,除非新加坡不歡迎這些人,不然測試英語沒什麼用。
再次,不只是外來人口,就連新加坡公民,也有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但他們融入新加坡的程度,遠比一些英語流利的人要好。
總結
通心粉們,你最近申請PR/公民是通過還是被拒了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帶你解鎖新加坡
熱乾貨:實用的留學移民政策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838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28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