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3482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中餐出海正火热,
太二酸菜鱼大排长队
“好吃的太二酸菜鱼,来咯!”
响亮的吆喝声后,硕大的酸菜鱼上桌,酸辣开胃,引人频频动筷。
周五中午1点多,新加坡新达城B1层的太二酸菜鱼仍是满座。
拓展到新加坡的太二酸菜鱼有着不错的成绩,餐位要提前多天预定,排队是经常的事,消费者也不限于华人,门店内能看到更多元的面孔。
餐饮出海,成绩不错的还有海底捞,当地人气极旺,拥有20家门店,并以新加坡为起点,快速开拓出东南亚市场,开出了近60家门店。
有传闻称,新加坡门店是海底捞最赚钱的。
内参组织的的新加坡参访之旅,5天行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出海品牌——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绝味、江边城外、云海肴、大龙燚……
一商场内,姚姚酸菜鱼立起蒂芙尼蓝的围挡,写着“全球60+家店”。海外市场的开拓,似乎为品牌注入了国际化的荣光。
最新进入新加坡的瑞幸咖啡,简洁的蓝白小屋,开在繁华的乌节路上,首次下单只需0.99新币,这“套路”莫名地熟悉。
在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公告,新加坡以8.7分排名第一,未来5年,仍然是全球营商环境最佳的经济体。
疫情期间,新加坡的餐饮业仍在向前发展,小吃摊、超级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的数据显示,一周多次外出用餐的占比为43%,每周至少一次外出用餐的比例为24%。
此外,新加波的华人占比为74.2%,语言、文化、饮食习惯等,新加坡都和中国有许多共通之处。
这些都是有利的大背景。中餐出海新加坡,亦如此时新加坡的天气一样火热。
但随着参访行程的不断深入,对话了当地知名餐企的创始人,拜访中餐出海“样板”后发现,中餐出海,虽有星辰大海,但道阻且艰。
劳动力紧张!但别只会用钱解决
劳动力紧张,是新加坡疫情开放至今,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的问题,餐饮行业也如此。
餐访营拜访了同乐餐饮集团开在乌节路的同乐雅苑,一家以烤鸭为主打的中餐馆,人均500元左右。
同乐餐饮集团有着40年发展历史,2001年3月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创办人周家萌在采访时提到:“疫情之后遇到的问题是人力的紧缺,不是说我们高价请就会有人,你在新加坡要先请到本地人,才有申请外地人的配额,本地人都没有,怎么能做母鸡生蛋的事情。”
同乐雅苑500平方的大店,前厅后厨加起来,只有20多个员工。
同乐餐饮集团创办人周家萌分享品牌故事
楼上是出海的火锅品牌大龙燚,差不多200平方的店,6个员工,3个在后厨,3个跑前厅。前厅服务员不是看几张台子,是要跑全场,还要兼顾后厨的工作——切切葱花等小料。
在新加坡,如何招到人、留住人,是中餐出海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员紧缺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在新加坡,这个占比会提升到30%——35%。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