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發現,兒童誤食異物若不取出,超80%會自然排出體外!

2023-04-30

新加坡研究顯示

如果兒童誤食了玩具或其他異物

超過80%的異物會在兩周內

通過排便從體內排出

無需進行手術或其他取出方法

兒童誤食異物及其併發症是兒童急診就診的常見原因,可能危及生命。兒童最常誤食的異物包括硬幣、圓滾滾的珠子、魚骨、紐扣電池等物體。大多數被吞下的異物可能順利通過胃腸道後排出,但部分異物因體積太大而滯留、阻塞消化道,後者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

研究中的醫生表示,如果孩子發出尖銳的聲音或無法發聲,那可能意味著異物已經進入氣管。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可以給孩子喝一些溫水。如果孩子可以順利地喝下去,那可能意味著異物已經被吞進胃裡。

在非緊急情況下,由於不需要使用麻醉藥或進行手術,這種方式是最自然和安全的。每個月會有兩到三名因為誤吞這些物品而求醫的患者。如果孩子出現任何不適或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

進入胃的異物有90%會通過腸胃蠕動自然地排出體外,尤其是形狀規則的物品,比如常見被幼童誤食的圓形硬幣。一些高風險物品如電池,如果卡在消化道中可能會引起灼傷,因此在其進入小腸等較深部位之前,應儘可能使用內窺鏡取出。

早前曾有新加坡9歲女童狂吐數天

送院後發現腸道藏有14顆綠色磁力珠

且部分腸道已被嚴重磨損

兩段腸道磨損被切除

小孩子特別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什麼都要放進嘴巴里「嘗嘗」,從而很容易把這些小東西吸入口腔,嚴重的會導致孩子窒息死亡。所以,對於還不能精準判斷某些東西是否能吃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遠離這些微型玩具。

驚呆了,這都是被孩子吞下過的!

這是某兒童醫院呼吸科近三年多從兒童體內取出的部分異物,紐扣電池、棗核、玩具配件、釘子、塑料棒、縫衣針、玻璃彈珠……

如若兒童出現不明原因的嘔吐、發熱、腹痛等情況,家長一定要警惕,儘早將孩子送來專業醫院進行檢查,排除威脅生命健康的安全隱患。

覺得有用的話,記得關注哦!

關注新加坡最新疫情和新聞

我們會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新加坡政策,津貼,條例等

我們樂於分享給大家

(投稿歡迎聯繫小編)

微信號:sg65mz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新聞網,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都喜歡


相关文章

  • 驚險!宏茂橋兩車猛烈相撞損毀嚴重,女童昏迷!目擊者挺身救援,現場畫面曝光
  •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 速看!新加坡8個主流招聘平台,輕鬆找工作不用愁
  • 下個月前往麥加朝聖的國人 須出示三種疫苗接種證明
  • 南洋理工大學男學生在女廁外徘徊欲偷拍,當場被擒
  • 3900件電子煙"隱身"保鮮膜入關,新加坡移民局成功截獲
  • Lady Gaga獅城開唱,本地聯名好物來襲
  • 新加坡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亞洲第一個人均GDP達到10萬美元以上國家
  • 新元兌美元持續走強,平價時代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