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管理處表示,今年「五一」期間(4月29日至5月3日),景區就幫助遊客免費打撈手機等物品30餘件。
而打撈的任務由號稱「西湖撈哥」的隊伍負責,這是一支由當地民警組成的團隊,當遊客有物品掉進西湖時,他們會免費幫助遊客進行打撈,每逢節假日「生意」就特別好。
但「西湖撈哥」口碑或許太好了,引來另一人提供類似服務,而且要價不菲。
自製「打撈神器」獲得國家專利 但是,我們先從正牌的「西湖撈哥」說起。
最初「開撈」的是民警周翔軍,當時是2012年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時。雖然打撈手機並不屬於警務的一環,他還是出自一片為民服務的熱忱,提供這項服務。
2012年智慧型手機普及開來後,周翔軍從最初的磁鐵「盲撈」到後來自製可視打撈「神器」,手機撈得最多,還打撈過照相機、手錶、身份證、鑰匙、金戒指、孩子的鞋子……時間一久,周翔軍「西湖撈哥」的外號也傳開了,成了第一代「西湖撈哥」。
此外,他們還自製各種「打撈神器」。民警介紹說,這個『打撈神器』十分便利,前面是夾子和攝像頭,中間是伸縮杆,後面是螢幕,在水裡的可視度很高,耳機和戒指等小件物品都難不倒它。
根據西湖景區公安部門粗略統計,從2020年到2023年4月底,西湖景區打撈各類物品880餘件,總價值超過450萬人民幣(約合86萬新元)。
要不是出遊人數由於疫情而減少,打撈起來的物品相信會更多,價值也更可觀。
有人渾水摸魚,摻一腳想撈外快
視頻中穿著「應急救援」的男子黃易勇(40歲)受訪時介紹自己的工作就是全職在西湖邊潛水為遊客打撈掉落的物品,收費如下:
黃易勇說,他每天可以接到2至3個訂單,而五一長假期間,西湖遊客流量增加,黃易勇的訂單數量也相應增加,每天可以接到5至6個訂單,這意味著他一天可以賺取近一萬人民幣的收入。
他指出,水下打撈是個高危行業,需要專業技能和大量設備投資,而他打撈的成功率是 90%,所以他收取的費用是合理的。
視頻中,一名女子花了1200人民幣請黃易勇撈手機,事成後鬆了一口氣說:「這筆錢我必須花,因為我嘗試伸手打撈,但實在找不到。
他還說:「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湖南的老家。我每個月至少要寄給他們一萬元,所以我必須為我的家人努力工作。」
然而打溫情牌的家庭打拚故事來了個大轉折。
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個視頻太火了,「遊客手機掉西湖被要1500元打撈費」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網民紛紛質疑高昂的費用。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連續兩天發布《關於遊客手機掉落西湖支付高額打撈費的回應》澄清說,打撈人員不是景區相關應急救援隊伍中的工作人員,而是一起自編自導自演的商業推廣,視頻中男子(黃易勇)是杭州宜誠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臨時僱傭人員。
該公司為擴展其有償打撈業務,聯繫媒體記者及有關營銷平台,經過策劃,在5月2日下午安排包括黃易勇在內的四人,在西湖西泠橋等地拍攝了替「遊客」有償打撈落水手機的視頻。
目前,景區相關執法部門已介入調查,對其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將依法處理。
管理處也說,因西湖平均水深兩米多且淤泥較深,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景區不建議遊客或非景區工作人員自行下水打撈。
如果遊客在西湖邊遊玩時,遇到手機落湖等突發情況,可就近向景區工作人員或志願者求助,相關人員會立即派員協助打撈。
據九派新聞報道,西湖景區工作人員稱,如果手機掉到湖邊或者不是特別難以打撈的地方,遊客可以聯繫屬地工作人員免費打撈。如果需要工具潛水去打撈,也可以聯繫打撈隊。
錢江打撈隊一名成員稱,一般有難度的打撈他們才會出動,若判斷沒必要找打撈隊會建議聯繫派出所幫忙打撈。打撈隊收費在300到500人民幣左右,沒有撈到收50人民幣。
尚不知道黃易勇小哥這個視頻中有多少真實成分,有多少人用過他的服務。但現在手機都儲存著大量珍貴的照片,如果沒有上載到雲端,花個幾百新幣就能把「記憶」撈回來,至於有防水功能的手機還能使用,的確比花個一兩千買個新手機值得的。
不知道新加坡河有這個需求嗎?紅螞蟻或許可以兼職提供打撈手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