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新加坡獅城椰子」
進入菜單欄點擊 ··· 鍵
將椰子設為星標
新加坡旅遊局發布了最新數據,入境人數比上個月更多~
數據表明,今年的入境旅客人數已經連續兩個月超過100萬人次了。
其中4月 的 入境 旅客人次為 113萬 , 3月份的入境旅客人次為102萬,相比4月增長了 11%。
新加坡旅遊局官網
同時,數據還表示,旅客們平均停留 時間為 3.76天。
4月份所有的入境旅客中,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旅客最多,有220070人次,排名第二的是馬來西亞,入境人次為98190,排名第三的印度,入境人次為97030人。
圖源:CNA
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客也有增長,具體數據如下
中國內地的旅客為90720人次,增長1697.2%
中國台灣的旅客為25280人次,增長2303%
5月份,入境遊客的數量估計也不會少,大家都做好旅遊攻略了?
下面椰子幫大家整理了一份總結,30個景點任你玩~
新加坡河畔&克拉碼頭
貫穿於整個城市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生命之河,總長約3.2公里。當然沿河美景,更是美不勝收,還各有各的「傳奇」
Collyer Quay (Clifford Pier)
1933年開放
2005年12月的Clifford Pier,圖源:wikipedia
Clifford Pier是一個前碼頭,位於新加坡中區市中心核心濱海灣的哥烈碼頭旁邊。
目前該地被改建成一家中式餐廳The Clifford Pier,主提供精選的本地、亞洲和西式菜肴。注意現在不對單人開放,只接受活動預約。
目前的The Clifford Pier餐廳,圖源:wikipedia
Cavenagh Bridge
圖源:wikipedia
加文納大橋(Cavenagh Bridge),是橫跨新加坡河的最古老的橋樑,一直沿用至今。
Boat Quay
圖源:roots.sg
駁船碼頭是新加坡河的第一條河道,是新加坡第一個開墾堤岸的土地開墾項目。
Coleman Bridge
圖源:alamy
以設計師喬治·德羅姆戈爾德·科爾曼(George Dromgold Coleman)名字命名,科爾曼橋是橫跨新加坡河的第二座橋樑~
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
成立於1820年
圖源:memory.sg/
奧馬爾甘榜馬六甲清真寺(Omar Kampong Malacca Mosque)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
在1850年,原始的木材結構為現在的建築讓位,以適應清真寺不斷增長的需求。
Clarke Quay
成立於1820年
圖源:wikipedia
克拉碼頭(Clarke Quay)於19世紀後期開發,當時沿新加坡河的貿易迅速增長。
它以其獨特的倉庫和傳統建築而聞名,以州長安德魯·克拉克爵士的名字命名。
女皇鎮
女皇鎮(Queenstown),是新加坡第一個人造衛星鎮。名稱取自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紀念她在1953年加冕。
Queenstown Driving Test Centre
1969年2月開放
圖源:roots.sg
前女皇鎮駕駛考試中心,是新加坡的第二個駕駛考試中心。
它由當時的交通部長Yong Nyuk Lin在1969年2月23日正式開放。但是在2014年被改建成一個組屋區街道了
圖源:spx
Queenstown Public Library
1970年開業
圖源:wikipedia
女皇鎮公共圖書館,是新加坡第一個全日製圖書館。面積3349平方米,館藏量224812件。
The First Point Blocks
1970年開始銷售
圖源:臉書用戶Timothy goh
HDB建造的第一批組屋。當年4月7日,時任國家發展議會秘書的胡正春主持了首次銷售。
Former Malayan Railways
1903年首次開放
圖源: chin wey ngee
克蘭芝(Kranji)與坦克路(Tank Road)之間的鐵路線,於1907年延伸至兀蘭,然後於1923年延伸至柔佛州,並於1932年延伸至丹戎巴葛站(Tanjong Pagar Station)。
目前,這條鐵路,從兀蘭到丹戎巴葛的路線已經全部關閉了,變成了景點。
中峇魯街區
中峇魯Tiong Bahru ,可是新加坡必打卡區域之一!如今的它,既是新加坡最時尚社區之一,也是充滿迷人歷史的古樸社區。
Monkey God Temple
1920年建立,1938年搬到現在位置
圖源:roots.sg
齊天宮(Tiong Bahru Qi Tian Gong)(俗稱「中峇魯猴神廟」)坐落在位於英勛街對面的芋頭花園內的一座小木屋裡,喜歡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可以去拜拜噢~
Tiong Bahru 市場
圖源:臉書用戶miki therapy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裡是新加坡買海鮮的最佳地點,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可供選擇,物美價廉。買蔬菜和水果也很好~
Woods in the Books
圖源:woods in thebooks臉書官網
兒童書籍店,裡面裝修很有趣,趕緊帶娃探索奇妙無窮的書籍世界吧~
中峇魯建築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中峇魯處處彰顯著傳統與現代的巧妙融合,建築都是採用流線型現代設計風格,優雅簡潔。
新加坡創意雕塑
別再只知道金沙、達士嶺、魚尾獅啦!但坡坡不只有這些新奇建築噢~
Endless Flow
圖源:art hop
一座高達6.4米的「無盡之流」(Endless Flow) 雕塑拔地而起,通過金錢和活動的「無盡流動」象徵著好運。這尊雕塑是新加坡藝術家 Tan Teng Kee 創作的。
20 Tonnes
圖源:flickr
由新加坡雕塑家韓少芙 (Han Sai Por) 創作,六塊未經雕琢的脊狀花崗石板一字排開。
In the Eye of the Red Dot
圖源:all about city
像一朵盛開的花,象徵著新加坡在過去55年中不斷取得的成就。
All the Essentially Essential
圖源:smu newsroom
可可愛愛的幾何雕塑,充分體現了新加坡人所追求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A Great Emporium
圖源:TripAdvisor
19世紀初期,在新加坡河沿岸發生的貿易活動的雕塑縮影。
24 Hours in Singapore
圖源:flickr
看起來是平平無奇的幾個大鐵球,實際上是一個互動音頻雕塑噢~
巴西立
巴西立作為新加坡的老地方之一,一路都藏著各種「名勝古蹟」
Bumboat Playground
圖源:百度百科
俗稱Bumboat遊樂場,這是建屋局馬賽克系列遊樂場之一,以其水磨石瓷磚,幾何線條和基於亞洲文化,動物,行業和飲食的設計而聞名,建於1980年。
Downtown East
圖源:百度百科
NTUC Downtown East,是位於新加坡Pasir Ris的娛樂中心。
占地面積為147,000平方米,於2000年11月5日正式開放,主要為家庭和年輕人提供休閒娛樂。
Elephant Playground
圖源:臉書用戶singapore atrium sale
隱藏遛娃小寶地,它是由新電信於1975年在PA假日公寓大樓旁的巴西立建造的項目之一!
Loyang Tua Pek Kong Temple
圖源:timothy solosa
羅央大伯公廟歷史可追溯到1980年代,當時位於樟宜海岸線附近。
但在1996年大火燒毀後,2007年才遷到現在這個位置。
大巴窯
大巴窯在新加坡,歷史也頗為悠久,也是很多本地人的童年回憶地,一起來看看
1973 SEAP Games Village
圖源:臉書用戶Alan lin
此地用處,主要是為1973年東南亞半島運動會的運動員提供住宿,然後在運動會後出售給公眾,共有四個建屋發展局點。
大巴窯公共圖書館也被用作奧運會的秘書處大樓,大巴窯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都是比賽場地。
目前,已被推平成了大巴窯市鎮的一部分!
Toa Payoh Town Park
圖源:臉書用戶C lim
大巴窯市鎮公園(Toa Payoh Town Park),不僅是個散步好地,據說還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婚禮照熱門地~
Play @Heughts Park
圖源:ig用戶bringyourkidout
大巴窯全新免費的戶外遊樂場,現場有免費玩水和玩沙設施,10多個360度旋轉水噴頭,即刻開始清涼一夏,遛娃很合適噢!
Blk 53 The VIP Block
圖源:臉書用戶Adam lee
19層高的Block 53,呈很明顯的一個「Y形」,是大巴窯組屋唯一採用這種布局的建築物噢~
在悠悠歷史長河裡,這裡接待過挺多外國和地方「重要人員」,明星組屋地位可見一斑吶~
Lian Shan Shuang Lin Monastery
圖源:臉書用戶car沈騰kreuzer
蓮山雙林寺,始建於1912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佛教寺院!院
內殿堂有天王殿和大雄寶殿,愛拜拜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