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2023-05-14     缘分     14184

相信在新加坡生活时间久了,大家都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许多人都希望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员,在这个热带小岛扎根生长。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但是要成为新加坡公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新加坡国会的一场关于公民的辩论,就引发了网友热议。

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和反对党领袖毕丹星,就选择新加坡新公民的标准展开了辩论。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毕丹星提出质疑

期间毕丹星提出了几个关于新公民选择标准的问题。

需要对新加坡长期忠诚的人

毕丹星询问新加坡在引进新公民方面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并指出由于生育率处于历史低点,新公民将成为“未来新加坡的重要支柱”。

毕丹星说:

“我们想要的是那些真正了解新加坡,并喜欢新加坡生活方式的人。那种只想住在这里,享受新加坡护照带来的便利、安定的社会和保护资产安全的人,不是新加坡想要的。

我们不希望新公民不愿意让他们的儿子服兵役,或是只把新加坡的公民身份作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的垫脚石,我们寻求的是那些对新加坡长期忠诚的人。”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毕丹星举瑞士作为例子,瑞士对新公民的选择过程非常详细。

为了获得瑞士公民身份,申请人需要表现出对国家的“坚定承诺”,并证明“已成功融入”并了解瑞士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毕丹星指出,一个人必须在瑞士居住10年,并持有永久居留许可,才能正常入籍。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入籍过程要求申请人通过个人面试,重点考察他们对瑞士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等主题的了解。

“我们有类似的要求吗?” 他问。

英语是否成为衡量标准

毕丹星还提出,英语工作能力是否可以成为衡量公民身份的标准,并表示这将“有助于新公民与所有种族和宗教的新加坡人更好地融合,因为英语是我们的主要交流语言。”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他还建议政府分享更多关于如何授予新公民身份的细节,因为目前这个过程和标准是不透明的。

毕丹星还问到是否有积分制度,除了经济贡献、学历、家庭状况和在新加坡逗留时间等公开的标准外,还有哪些考虑因素?

杨莉明回答提问

“不会公开考量标准和数据”

在回答毕丹星的问题时,杨莉明说,虽然申请人融入新加坡的能力是一个考虑因素,但不会使用入籍测试或面试。

“申请人可以很容易地说出移民局想听到的答案,但Ta可能并没有真正融入本地。”

如果公开筛选的详细标准,可能会被滥用,来增加资格不够的申请者的成功机会。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杨莉明解释说,新加坡考量一个人的社会融合度,包括与新加坡人的家庭关系、居住时间长短,以及申请人是否在本地学校学习或完成国民服役。

申请人还必须在获得公民身份之前完成“新加坡公民身份之旅”,这是一项针对新公民的强制性计划,目的是提高他们对新加坡的了解。

“这些措施绝不是完美的,但它们总体上对我们很有帮助,”杨莉明说。

她还提出了“新加坡历史和地理的独特敏感性”,因为大多数永久居民和公民来自附近地区。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我们不会透露筛选的详细标准或公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被误解为暗示新加坡对特定种族友好或不友好,从而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想我们在以前的场合说过这个,”她说。“对于之前的解释,我没有任何新内容要补充。”

没必要测试英语水平

杨莉明质疑毕丹星,是否主张在考量PR或公民身份之前,对申请者进行英语水平测试。

毕丹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这将是改善民族融合度的有效工具,还引用了最近的一份人口普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最近10年,英语在新加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我英文不好,到底能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