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萬事通說
在新加坡申請PR,也太難了!
一個出生在新加坡,從小在新加坡長大,在新加坡住了大半輩子,現如今還在新加坡工作的女人,卻不是新加坡人,甚至連PR都不是,只是一名工作準證持有者。
這簡直太讓人震驚了!
萬事通雖然知道新加坡申請PR難,但萬萬沒想到,會難到這個程度。幾個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都成不了真正的新加坡人。
外國人待在新加坡,各有各的煩惱,最大的恐怕是申請PR時的辛酸了。
一女子在新加坡出生、長大,
到工作都沒能拿到PR
近日,一名在新加坡工作的女子Elena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是俄羅斯人,雖然出生在新加坡,家在新加坡,大部分時間都在新加坡生活,如今也在新加坡工作,她也覺得自己像個新加坡人。
但實際上,她不是,她甚至連PR都沒能申請下來。
「我一直都在這裡,家在新加坡,而不是俄羅斯,因為我從未在那裡生活。」
她曾試圖申請PR,但並未過審,如今還在努力,正在獲得就業准證。
當她出生的時候,父母正在船上工作,沒有住址,最近的港口是新加坡。最後只能寫了她父親的辦公地址,一家船運公司的地址。
巧合的是,現如今,這也是她如今的辦公地址。
作為沒有身份的「新加坡人」,
在新加坡常常被問尷住
作為一名沒有新加坡身份的「新加坡人」,她在新加坡經常陷入尷尬的地步。
乘坐出租時,經常會有司機說:「你來新加坡多久了?」當她告訴司機自己在新加坡出生和長大時,他們總會說道「那你是新加坡人吧。」
但可惜,每一次她都會回應對方「不,我不是」,換來的不是一句「好吧」,就是一段沉默。
經常會有外人混淆她的身份,有人認為她是俄羅斯人,也有人認為她是美國人,也有人感覺她像是其他國家的人,但當知道她在新加坡出生並長大時,所有人都很困惑。
正如她所言,自己像是一個新加坡人,各種生活習慣,包括外出吃雞飯等等,但可惜,她不是。
「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籍人士,儘管我出生在這裡。」
大學畢業來新加坡工作18年,
接連3次申請PR被拒
不止是這位小姐姐,在新加坡拿不到PR,同樣有很多的外國人,在新加坡工作多年,幾乎算的上是一個新加坡人,但就是拿不到PR,回國有不適應,在新加坡繼續申請PR又沒信心,進退兩難。
小魚從2005年大學畢業就來新加坡工作,到現在已經18年了,幾乎把青春全都奉獻給了新加坡。
小魚之前已經申請過2次PR,都被拒了。這兩天剛剛收到通知,第三次PR再次被拒。她自己都絕望了,接連3次悲劇,一點也看不到希望。
小魚一個人在新加坡打拚,家庭條件還好,屬於小康家庭,沒有贍養父母的壓力。對於小魚來說,純粹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沒有新加坡公民/PR身份,小魚的工作受限於SP准證的限制,薪水並不高。想要換個工作很痛苦,大部分都是要求PR或本地人,很多公司還沒有定額……
現如今,小魚仍是單身一人,每個月拿著不到4000新元的薪水,在新加坡過著簡單的生活。
她也曾無數次考慮過回國發展,但想想又很不甘心,人生又有幾個18年呢?對小魚來說,新加坡幾乎成了她的第二個家。
但她自己也不知道還能熬多久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結婚生子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還有未來的工作生活……
在新加坡生活久了,拿不到PR真的太難了。
新加坡國大碩士生工作5年,
申請PR接連2次悲劇
相似條件的小夥伴早就一次成功
「這已經是第二次申請PR被拒了……」小寒淡淡地說道。
如果說第一次申請被拒,是因為資料準備不齊全。那這一次,小寒實在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再次被拒。
小寒從中國本科畢業後就來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就在新加坡工作,拿的是EP准證,已經5年多了。
在疫情前,小寒也糾結要留在新加坡還是回國發展,但因為疫情,被困新加坡3年,一些想法也只能擱置。在新加坡待了幾年,有了穩定的工作,結識了新的朋友,小寒想要回國發展的想法也慢慢淡了下去。
「想想就先在新加坡待著吧。」小寒說道。
之前感覺挺煩的「嘀嘀嘀嘀嘀,Door are closing.」現在也習慣了。
按說無論是學歷,還是在新加坡待的時間,小寒看上去都符合要求了,但就是接連2次申請PR失敗。
而且小寒的大學校友,同樣來新加坡讀管理大學的小司,工作第三年,自己一個人第一次申請PR就通過了,他也不是網際網路/金融等高薪行業,只是一個普通的諮詢崗位,工資也不到5000新元……
人比人得死,特別是相似條件的兩個人,小寒接連被拒2次,小司第一次就申請成功。真是太讓小寒難受了,寒心了!
有人給小寒提建議先買房,可以提高PR審批機率。但外國人想要在新加坡買房,印花稅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太難了。
小寒很迷茫,打算等六個月後再次申請,希望能申請通關。
新加坡國大博士+教授,
申請PR16個月後被拒
小菲是2016年來的新加坡,和小寒類似,也是來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不過小菲讀的是博士,而小寒是碩士。
轉眼間7年時間過去,看著求學時寫的將近一人高的論文,小菲不由感嘆光陰如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博士畢業後,小菲就留在了新加坡當大學老師。疫情的時候難以回家,只能在視頻和夢中和家人相見,這也是小菲最想家的時候。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一個個朋友開始走進婚姻的殿堂,不止是母親,就連閨蜜也開始催婚了,太恐怖了。
疫情結束,小菲瞞著家裡偷偷買了回國的機票,就是為了給爸媽一個驚喜。雖然回家當天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外,但最後還是被小菲「突襲」成功,和家人幸福的在一起。
也是在這時,從留學新加坡那一刻就勵志要一個人在新加坡打拚,拿到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小菲,動搖了。
父母眼中的欣喜是藏不住的,自己眼中的淚水也騙不了自己,真的真的很想在父母身邊,和家人在一起。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小菲申請PR終於有了結果。從去年1月開始申請,到11月補交材料,今年加薪後又補交了加薪工資單,剛接到通知,被拒了。
前前後後16個月的時間,太慘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被拒絕。要是早點拒絕也行,都等了16個月才拒絕,惦記了這麼久,太氣人了。
據小菲說,她還不是最慘的,有人申請PR近2年才被拒,還有人在新加坡熬了20多年,從一個小伙子熬成老大爺,PR都沒能申請成功……
太玄學了,被拒不知道為啥,通過的也莫名其妙。按照小菲以往的性格,肯定不會糾結,但這次,小菲卻開始糾結,自己要不要留在新加坡了。
新加坡部長:
審批PR會看以下因素
每一次申請PR,都有如霧中看花,想不清、道不明,申請成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失敗也不知道為何被拒,好像隨機挑選一樣。
但在曾經的國會上,新加坡部長英蘭妮透露,新加坡在審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權時,會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聯繫、經濟貢獻、學歷、家庭結構、年齡,以及他們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這是為確保新移民能融入本地社會,並為新加坡做出貢獻。
新加坡容易成為PR、公民的方式
是「教育移民」
以萬事通對新加坡的了解,普通人想成為新加坡PR,進而成為公民,更容易的方式還是「教育移民」。
接受本地教育越早、越長,越容易拿到新加坡PR或公民身份。2022新加坡人口白皮書透露,在本地讀到中學以上的學生拿到PR的比例占到了84.3%,公民則占了80.9%。
在新加坡讀書的留學生,只需在新加坡居住滿2年,並且及格一次國考(O水準/A水準/PSLE 都算),就有申請PR的資格了。
這是只有在求學階段,才能享受的「福利」。
如果你對留學新加坡感興趣,也歡迎添加萬事通老師展開1對1諮詢。
總結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 The End -
帶你解鎖新加坡
熱乾貨:實用的留學移民政策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956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24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