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新加坡的小學生就做到了。
一項最新的國際調查顯示,新加坡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過去20年逐年上升,這次更首次登上榜首,在57個國家及地區之中脫穎而出。
弔詭的是,本地喜歡閱讀的小四生卻逐年減少,表示「非常喜歡閱讀」的學生比率在2021年下降至51%,是10年來新低。
2021年度「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星期二(5月16日)公布調查結果。
這項調查自2001年推出以來,每五年進行一次,旨在了解各個國家或地區小四學童的閱讀能力。
這一次的調查結果延遲公布,是因為冠病疫情拖慢了收集數據的進度。
之所以只測試小四生,是因為四年級是兒童發展成為讀者的重要轉折點,他們在這個階段學會如何閱讀,並開始通過閱讀學習。
該研究在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採用的是個別國家及地區的主要教學媒介語。
而新加坡學生接受的是英語閱讀能力的評估,評估方式包括看互動的數碼閱讀篇章後回答問題,以評估學生在信息時代中的閱讀、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的理解能力,以及對信息的可信度做出簡單的判斷。
來自本地183所小學的6719名小四生,在2020年10月至11月參與研究。
新加坡學生的整體表現最佳,以587分的平均分數位居榜首,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教育體系分別是愛爾蘭(577分)和香港(573分)。
那值得我們自豪嗎?
對於學生在提升閱讀能力上取得顯著的成果,教育部發表聲明指出,其中的原因包括過去20年不斷完善英文教學課程、為需要額外閱讀支持的學生推出學習計劃,以及學校和教師為確保學生在疫情期間能夠持續有效學習所付出的努力。
問題是,喜歡閱讀的本地學生卻進一步減少。
表示非常喜歡閱讀的學生比率在2021年下降至51%,是10年來新低。2016年和2011年分別為55%和60%。
父母認為孩子非常喜歡閱讀的比率,也分別從之前的53%和60%,下降至2021年的48%。
教育部說,閱讀興趣下降並非新加坡獨有現象,這可能是因為過去10年其他形式的娛樂和內容格式,如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所造成的。
耐人尋味的是,小四生不愛讀書,卻擁有世界第一的閱讀能力。或反過來說,新加坡學生的閱讀能力全球名列前茅,但很少有人喜歡閱讀。
我國小四生閱讀能力世界第一,證明的更可能是學生的學習和應考能力強,只要是在課本上的、與考試內容和成績有關的,都會妥妥地學起來。推動孩子閱讀的未必是求知慾,而是應試。
有的父母在小孩子三四歲就開始送去上閱讀課,為的是學習認字上了小學後能自主讀題讀課本,而不是為了培養閱讀習慣。
資深媒體人默樂(Bertha Henson)對新加坡小四生這張成績單也有感而發:
我希望閱讀不會成為一件苦差事。為了在這樣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認為這種無樂趣的閱讀,比陶醉在分數中更令人不安。
培養閱讀習慣比掌握閱讀能力更重要,除了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能開闊視野以及增長知識。
正如繪本大師蘇斯博士(Dr.Seuss)所說:「讀得越多,知道的東西就越多。學得越多,去的地方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