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华: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演变和路径

2021-12-26     缘分     19892

第一,未雨绸缪,早早谋划,不仅继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补助与支持力度,且进一步扩大获得补助和支持行业与对象的规模。

第二,新加坡升级疫情防控的制度配置。在实施代号为“断路器”的一系列限制措施的同时,新加坡议会还在2020年4月7日当天通过了《2020年应对新冠病毒临时措施法案》(COVID-19 Temporary Measures Act 2020),以法律的形式详细规定疫情防控下的诸多违法行为。

第三,新加坡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措施的针对性。新加坡疫情防控的调整呈现出明显的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区域的特点,并非进行全局性的、全方位的调整。因此,其疫情防控仍然呈现出强烈的“弱国家主义”特征。

第四,新加坡继续增强疫情防控的早期防控、病毒检测与追踪。一方面,调整民众的行为规范,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和社交活动,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人传人的传播路径。另一方面,新加坡民政部进一步加强对病毒的检测与追踪。

第五,对智能设备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新加坡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中的新举措。

新加坡对其“弱国家主义”疫情防控模式调整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扩大。

04 结语

结合新加坡“弱国家主义”疫情防控模式及调整,以及新冠疫情在一些国家持续恶化的现状,国际合作对未来新冠疫情的防控尤为重要。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应至少遵循以下路径:

第一,承认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并不存在唯一的模式是开辟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的基础。

第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需要各国相互信任与通力合作,需要各国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

总之,从新加坡疫情防控的案例可以看出,“强国家主义”模式和“弱国家主义”模式在所有方面并不都是正确的,而是需要调制出一种基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平衡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适合不同国家疫情防控的“鸡尾酒”疗法。承认并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疫情防控措施的多样性,是未来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的必要前提。

编辑/排版/审校:李昂

来源:东南亚学人

任华: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演变和路径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