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疫情还会持续,但 不认为今年会再出现一个高峰 ,因为人群在去年广泛感染后已经有群体免疫。
但他也指出,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强,需要尽快研发针对该毒株的疫苗,对老年人、肿瘤病人等特殊人群尽快接种,这是当务之急。
二次感染新冠如何应对
高风险人群要重点关注和管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对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感染新冠病毒的相应症状,一旦感染 不要恐慌,对症处理 。
同时,要 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减少感染的风险。
虽然二次感染和变异株导致的感染症状类似,但目前重症病例还很少,主要表现为 无症状或轻型病例 。
建议在社区层面上发挥社区医生或全科医生的力量, 建立高龄老人、高风险人群的台账,并跟踪监测,早期抗病毒治疗。
对于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后,要加强监测,及时进行氧疗和相应的治疗,包括住院或ICU治疗。
同时,个人还要做好 卫生防护 措施,如戴口罩和避免或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重症高风险人群面临着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
建议利用信息化系统、人工智能等多种途径, 建立高风险人群的台账,并进行跟踪监测和早期抗病毒治疗。
对于重症高风险人群的感染,要及时进行氧疗和治疗,以降低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此外, 重症病人应尽早住院或接受ICU治疗 ,医疗机构要加强监测和救治能力。
张文宏说二阳不用紧张
这波感染波峰不会很高
针对网络上“二阳”是否人数增多的声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距离去年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有半年,上一轮感染过的人群体内保护抗体逐渐降低,但不代表抗体全无。对整个社会而言,免疫屏障依然存在。
近期“首阳”、“二阳”增多是符合病毒传播规律的,预计这波感染的波峰不会很高,“二阳”的人症状也会比较轻,但散发感染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张文宏也表示,医疗资源并没有受到挤兑,公众不必紧张。
因此,公众应该保持冷静,遵守防疫规定,加强个人防护,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聚集等。特别是对于孩子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要尤其关注和保护。同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观察。
总结
万事通提醒通心粉们应该保持警惕,遵守防疫规定,加强个人防护,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聚集等。
特别是对于孩子、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防护。
此外,注射新冠疫苗和定期检测也是预防“二阳”的重要措施。
针对此事,通心粉们有什么看法呢?
- The End -
带你解锁新加坡
热干货:实用的留学移民政策
#今日汇率
1 新元 = 5.2105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1919 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