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鐘!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教會中國人呢?
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專家的協助下,中國海南省種植的榴槤今年將首度收成,預計下個月約2450公噸的榴槤可上市。
儘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專家認為,中國的榴槤產量短期難以取代進口,不過一些分析家指出,最終榴槤可能從中國出口,甚至返銷到東南亞國家...
(圖:來源自網絡)
據《自由時報》報道,馬來西亞專家林振琪每兩個月前往中國,協助農民種植榴槤。他不認為中國的榴槤產量將飆升,因為農民必須租地種植,而非直接擁有農地,而颱風也可能摧毀收成。
他表示,中馬之間是互補而非競爭。
《自由時報》引述南華早報報道,林振琪的想法顯示馬來西亞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有信心中國的榴槤生產短期無法取代進口。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分析師說,如果結合企圖心、自動化以及海南產量起飛、壓低價格,「東南亞國家的這份自信恐將動搖」。
(言外之意,因為中國商人最擅長的就是不斷的把成本打下來,用價格戰搞的其他人無生意可做...)
林振琪說,海南的降雨與炎熱有利於榴槤的種植,而且中國農民熱衷學習養分、減枝與提高水果品質的知識;他們已經使用某種程度的自動化,以控制成本。
(圖:來源自網絡)
一些分析師說,中國最終可能出口熱帶水果,甚至回銷至東南亞國家。
湄公經濟首席經濟學家麥卡蒂說,相關熱帶水果可能從穿越陸地邊境至越南開始,越南市場有許多中國水果,比如蘋果、橘子。它們的保鮮期相當長。
他說,越南種植熱帶水果供應內需市場,但缺乏出口產業所需、從上至下的合作。
胡志明市商業顧問公司瑪澤(Mazars)合伙人阮傑克(Jack Nguyen)則表示,任何中國廉價水果流入,對當地農民將造成難以負荷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