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東馬來西亞砂拉越共記錄了264起非法採伐案件,被偷伐的木材估值高達402萬7150令吉,當局共開出了160萬令吉的罰款。
馬新社報道,砂拉越副總理兼砂州自然資源和城市發展部第二部長的阿旺登雅(Awang Tengah Ali Hasan)表示,264起案件中有15宗已提交法庭審理。
「12宗案件已經解決,其中5名被告被定罪,而3宗案件仍在審理中。」
他披露,砂拉越州已經成立了一個打擊非法砍伐的特別工作組。當局正在使用無人機、超光譜、地理空間和成像衛星等先進技術,並與其他執法機構合作,追蹤非法伐木者。
砂拉越的熱帶雨林位於婆羅洲北部海岸,是瀕臨絕滅的長鼻猴(Nasalis larvatus)以及嫉妒瀕危的婆羅洲人猿(Pongo pygmaues)等獨特、面臨消失的物種之家園。
然而,種植園農業、木材採伐和其他發展壓力取代了砂拉越森林的許多區域。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A)的數據顯示,2010年天然林覆蓋砂州不到65%的土地。根據2013年的一項評估,顯示2010年的森林覆蓋率可能接近57%,其中大部分因伐木而嚴重退化。
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 Tun Openg)2018年承諾保留80%土地面積,作為首要和次要森林,但一些保護界人士質疑砂州政府是否會信守這些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