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萬事通說
如何用一段話惹怒全島網友?
新加坡約90%的人都有自己的房子,80%的人口都居住在組屋裡,這都得益於當局「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新加坡組屋不僅價格實惠,該有的設施一個都不少,在很多人眼裡都是「香餑餑」。
然而最近,新加坡卻有一名印度網友稱「 住組屋的都是低等人,要避免和他們接觸,以免拉低自己的身份 」。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萬事通就和大家說說吧。
新加坡女網友:
要和「組屋人」減少接觸
這樣才不會拉低身份
最近,新加坡一名印度女網友「火了」。
她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表示:因為當局允許住組屋的在私宅區工作,這讓她「很難在新加坡生活」。
她說, 「組屋人」和「私宅人」是非常不同的。「組屋人」只是「坐享其成」,他們眼裡「只有錢,沒有價值觀」。而「私宅人」更加注重價值觀和思想。
為了避免失去自己的「獨特身份」,她覺得有必要和「組屋人」減少接觸,這樣才不會拉低自己的身份......
要知道新加坡80%的人口都住在組屋裡,這話一發出來,她的評論區就「炸」了......
有網友表示,這是她的「自卑心」在作祟。
也有網友覺得,她的言論已經貶低了自己
早前還有博主吐槽:
新加坡的組屋是「村屋」
言下之意就是,住組屋的都是「低等人」,沒有她這樣住私宅的人「高貴」,所以要減少接觸。
幾個菜呀?竟然喝成了這樣?
新加坡組屋物美價廉、社區內設施齊全,是為許多新加坡人遮風擋雨的家,這些組屋住戶也都各自以自身的努力,在為社會做出貢獻。
萬事通認識許多大佬、公司老闆和精英人士,都選擇住在組屋裡,他們許多從小就在組屋裡長大, 對他們來說組屋更有親切感,他們也更喜歡組屋的鄰里氛圍。
早前,還有博主在網上散播謠言, 說新加坡的組屋是「村屋」,是給窮人們住的地方,住在裡面是會要人命的!
萬事通真的想不通,為什麼人們對新加坡的組屋,怨氣會這麼大?
新加坡的組屋
各階級都喜歡住
不是「廉租屋」
在很多人眼裡,新加坡的組屋就是「公共住房」,一聽「公共住房」,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組屋的設施和環境會不會比較差,只能滿足基本需求,不能滿足大家品質生活的要求?不是的, 實際上,新加坡的組屋價格低廉、配套齊全,環境還特別好!
新加坡組屋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0平方米,連低收入群體也能實現擁房夢。 新加坡的大部分組屋地理位置都非常好,交通很便利。 就算你買的房子不靠近地鐵站,最起碼樓下會有巴士站。保證日常出行那是妥妥的~
遍布全島的組屋周邊配套相當齊全,大部分的組屋區都有醫院、診所、商場、體育館、圖書館、學校和幼兒園,而且組屋樓下一般都有商場和食閣, 方便的不要不要的~
對於一些沒來過新加坡人的來說,眼中的組屋可能是這樣的:
實際上新加坡的組屋是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組屋內部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1.新加坡組屋每一層樓都有長走廊
新加坡是個移民國家,各種族的人都在這生活,長長的走廊是為了方便住戶交流,社會安定了,社會才會安定,小小的組屋走廊,包含了多少新加坡的良苦用心。
2.足不出戶倒垃圾
新加坡組屋設有室內垃圾通道,每戶或每層樓設有一個垃圾通道口,不用下樓就能遠離垃圾的困擾,保護了環境,也維持了鄰里和睦。
3.家家戶戶都有防空洞
新加坡的安危意識也滲透進組屋制度,每一套組屋,不論大小都會有一個「防空洞」,為的就是預防戰爭、地震等自然災害。哪怕用不著,也必須每戶都準備著~
4.推出的老年組屋有扶手、防滑地板
隨著近來人口老齡化加劇,新加坡政府還推出了老人公寓組屋,這種老人公寓組屋不僅價格更低,裡面里配置了扶手、防滑地板,細節滿分。而且樓下就是醫院,老人看病很方便。
5.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
組屋制度截止到目前,已經存在了50多年,很多組屋非但不陳舊,還愈發光彩。
這也是因為有政府這一有力後盾!新加坡政府對組屋的修繕非常到位,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組屋的品質與商品房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總結
用住組屋還是住私宅來區分人群本身就很離譜,如果覺得組屋環境差,住組屋的都是窮人,那就更離譜了......
通心粉們,你如何看待這名網友發表的言論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帶你解鎖新加坡
熱乾貨:實用的留學移民政策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2260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13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