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印度籍被告Kandasamy Senapathi是在2013年12月受聘於印度教基金管理局,出任位於牛車水的馬里安曼印度廟的祭司,並在2018年7月成為主祭司。
被告從2014年開始負責保管255件帳麵價值約110萬元的金飾。這些金飾是在特別祈禱或寺廟活動時,用來裝飾神像的,收藏在內殿的一個保險箱內,只有被告持有鑰匙和密碼。
案情顯示,被告從2016年起開始典當金飾。他會用典當其他金飾所得的錢或是向人借錢,去贖回先前典當的金飾。單是2016年,被告就將66件金飾典當了172次,他會在審計工作展開前,將它們全數贖回歸位。審計工作一結束,他又會開始典當金飾以便還債。
冠病疫情期間被揭露 被告在2016年到2020年之間通過典當金飾,總共獲得232萬8760元。他把部分錢存入個人銀行戶頭,並把14萬1000元匯到印度。
2020年3月,我國暴發冠病疫情,打亂了印度廟的審計時間表。同年6月,一名職員安排進行審計時,被告坦言將金飾拿去典當。
最終,被告向朋友商借大約52萬元,向當店贖回17件金飾,全數歸還給印度廟。印度廟沒有蒙受任何損失,但仍決定報警,而被告也引咎辭職。
被告的代表律師說,被告是為了幫患癌的朋友籌錢,以及幫助印度的學校和印度廟,才會出此下策,結果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