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失業率創新高怎麼辦? 當局鼓勵他們下鄉「自找苦吃」

2023-06-01

1969年,不到16歲的少年習近平被號召「上山下鄉」,在陝西梁家河度過七年的知青插隊歲月。

數十年後,已成為中國國家領導人的習近平也呼籲現代中國年輕人「自找苦吃」,走進鄉土。

當年,習近平是在文革的大環境下被迫下鄉。

如今,中國青年「被鼓勵」下鄉,則是因為失業率居高不下,城市工作機會稀缺。

根據中國統計局今年4月份的數據,當地16歲至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20.4%,為史上新高,相當於每五名年輕人中,就有一人無業。

習近平(領頭白衣者)曾在陝西度過七年的「上山下鄉」歲月。(網際網路)中國這一輩年輕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但在中國經濟顯著放緩,民營部門(尤其是作為青年才俊大僱主的科技業)因內外因素重創之際,他們卻得面臨學歷與工作,期望與機會不匹配的難題。

「書讀得再多也沒用」成了一種普遍的怨嘆,中國青年選擇「躺平」,網絡上充斥「孔乙己」現象。

年輕網民紛紛以作家魯迅小說《孔乙己》的主人翁自嘲。在魯迅筆下,孔乙己是位落第秀才,其人窮酸潦倒,卻放不下讀書人身段,只懂迂腐知識,而無實際技能。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夏天還會有創紀錄的1160萬名大學生畢業,投入職場。

隨著大城市的職場空缺僧多粥少,這波青年失業潮恐成中國社會的未爆彈。

未來前景茫茫,讓不少年輕人陷入迷惘,「求神拜佛」、「躺平」及「內卷」成為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路透社)如何解決?下鄉吧! 面對這個令人頭痛的難題,中國當局目前看來最可能採取的解方是:

城市沒工作,那就下鄉工作。

官方鼓吹「下鄉」的力道,在今年5月中國官媒刊登一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給大學生的回信後,達到高峰。

5月3日,新華社刊登了一則《習近平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

信中提到,習近平對同學們「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感到欣慰。

他還對這群學生「自找苦吃」的態度表示讚許:

「你們在信中說,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麼是實事求是、怎麼去聯繫群眾,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

緊接著,其他官媒也開始爭相鼓吹所謂的「自找苦吃」精神。

央視在一篇題為《回首青年時代,習近平:我對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的文章中,先是回顧習近平少年時期「下鄉」種地、拉煤、打壩、挑糞的經歷。

該文接著又稱,習近平曾不止一次說過「自找苦吃」這四個字,並強調這是習近平自我的要求,也承載了他「對新時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文章結尾還說,中國當代青年應該要「敢吃苦、會吃苦、能吃苦」,只要不斷奮進,施展才幹,就一定能有所收穫。

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也在政策面上提出名目略有不同,但殊途同歸的「下鄉」計劃。

例如,廣東省共青團委發起「三鄉行動」計劃,要在2025年底前,號召30萬名青年到農村工作。

中央也持續透過「三支一扶」計劃,引導大學生在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扶貧、支農、支醫和支教工作。

官方這番鼓勵年輕人「自找苦吃」的操作,難免令外界聯想到近6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不少評論質疑,這是否是把城市失業青年疏導至農村的政策開端。

中國如今鼓勵年輕人「自找苦吃」的政策立場,讓外界聯想起文革期間的「上山下鄉」運動。(法新社)先前,曾有一些報道分析,一些城市的藍領工作崗位在疫情後一直處於缺工狀態。年輕人失業,並非是無工可開,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們挑工作所致。

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知青而言,他們原本寄望通過教育逃避藍領工作,並提高社會地位,但這樣的願望如今看來越來越渺茫。

成長於中國經濟崛起時代的他們,難免感覺自己與中國的經濟繁榮愈來愈疏離。

官方鼓吹「自找苦吃」,或許也有給這些新一代知青一種心理建設的意味:

好日子不再,吃苦的日子將至,別想著挑最舒服的工作,只有吃苦未來才有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親政府的輿論試圖強調如今的「自找苦吃」,和當年的「上山下鄉運動」有別。官媒提及習近平當年下鄉經驗時,也幾乎沒有著墨那是毛澤東文革時代下的產物。

一些分析認為,官方宣傳似乎想以習近平的經歷,帶出只要下鄉找苦吃,鍛鍊意志,從此就能鵬程萬里的信息。

但實情是,當年的文革導致許多人失去受教權,給了一整代知識青年終生難以拭去的傷痕,像習近平這樣能熬過苦難,還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人並非通例。

如今,中國當局鼓勵年輕人「自找苦吃」,但在華麗辭藻包裝下,論述卻相對空泛,沒人知道吃苦或下鄉後究竟能換來什麼,社會的向上流動是否會在那之後實現?

若無法保證吃苦後終會苦盡甘來,那這樣的政治宣傳,恐無助於中國失業青年擺脫前途茫茫,又無路可退的循環。

2022年抗議北京當局清零政策的「白紙運動」,揭示了中國城市中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能給中國共產黨體制帶來不小衝擊。

此時此刻,無法化解年輕人在失業潮下積累的怒氣,還要他們「自找苦吃」,說不定會弄巧成拙。


相关文章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泰國父母自製家庭色情片 九子女全下海最小十歲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母用兒收入盈餘買金22年 越南男子提早無憂退休
  • 賭窩藏在森林中 馬國警方出動無人機捕124人
  • 雅加達公務員每周三必須搭公共運輸 否則無法升職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